025-84470026
所在位置:首页/心理专栏/杨眉

让我们为症状“松绑”

浏览量:5214      发表时间:2020-11-11


            
 

我们的目的并不是消除这些外显的症状

 

    “了解一个什么样的人得了病,比了解一个人得了什么病更为重要。”———希波克拉底。

     同样,了解一个人如何产生了症状,比了解他产生了哪些症状更为重要。

     我们在工作实践中常会发现,来访者可能消除了当前症状,又会出现新的症状,这个“病灶”的转移就如同打地鼠游戏,小地鼠们此起彼伏冒出脑袋,总也打不完。症状就这样一次次变了花样卷土重来,用顽固的方式来瓦解我们治疗的信心。

 

    通常,我们每天都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和情感体验,如果它们都在合适的范围内波动,这很好。当有一天,痛苦、悲伤、敏感、害怕、担忧已经让你无法正常工作和生活;当一些负面的情绪长时间挥之不去且你已经无法用压抑等(诸如此类的防御机制)将它们“镇压”的时候,你来到了咨询室谈起近期的烦恼:恐惧、怀疑、焦虑、强迫、抑郁.....;失眠、酗酒、赌博、依赖药物,上瘾行为......

 

    发现没有?你谈的这些都是外显的情绪或表现行为,你努力去描述这些不速之客——“症状”,并强烈的表达你想消灭它们的诉求,希望咨询师可以不遗余力的帮你打败它们。因为在你的心中,也许是它们——症状本身,给你带来了痛苦。

 

    症状为何会背上这个锅?

    因为一旦症状袭击我们的时候,感受是非常糟的,我们一分一秒都不想待在这样的情绪困扰中,它会让我们窒息,我们也不愿被随时来临的焦虑、抑郁、恐惧、强迫所控制,痛苦的感受在你内心不断的加剧,就好像被漩涡席卷无法逃脱,这种感受就连呼吸都变得艰难起来,浮现在你的眼前的是冰山、是沙漠、是万丈深渊。没有希望,没有未来,失去了一切动力,而这些症状又在一遍又一遍的肆虐你身心。

 

    每个人都想要寻找确定性。因为A所以B,因为C所以D。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有种确定性,它会给我们带来内心的安全感。所以世上才有了各种所谓的“心灵大师”,他们可以给你想要的答案,按照“密码”就可解锁答案,解除封印,通往你想到达的目的地。即使我们暂时无法验证,也丝毫不影响我们追求确定性的心,至少它可以成为一根救命的稻草,能抓住总比没有的强。经常有来访者会在咨询中说:老师,你能告诉我答案吗?我这种症状该怎么去除,你给我指一条路吧。其实我很想直接告诉你们一个答案。但对于心理问题来说,一种症状也许并非对应着一种根源。无法做到用同一种方法去解决同一种症状。即使表面上看起来同样的表现(症状),本质上却有可能大相径庭。

 

    就拿神经症水平的患者与精神病性患者来举例,神经症水平的患者A在情绪奔溃时的歇斯底里乍看起来与精神病性患者B发作期时候的症状如出一辙。记得《理解人格结构》一书中曾从古典精神分析角度有过这样的分析——“对于神经症的患者,他们的本我能量无法输泄,更无法创造性的抒发。而对于精神病性患者,则是因为自我防御过于薄弱,使得本我能量肆意流放。治疗神经症性患者应削弱防御机制,使本我能量尽量以建设性途径得以抒泄。相反对于精神病性患者,应增强其防御能力,抑制本能冲动。改变现实环境压力,从而缓解症状。提高他们的现实检验能力。将本我冲动压抑回潜意识。”

 

    所以,形象的来说,神经症就像高压下的热锅,咨询中需要释放蒸汽,缓解压力。而精神病性的发作期则好比锅热汤沸,治疗应降温盖盖,小心溢出。由此可见,遇到相对健康的患者,治疗应适当削弱其防御强度,但对于精神病性患者,应给予更多的支持与建立恰当的防御系统。

 

     由此看来,相似的症状,治疗(咨询)方法却大相径庭,走的“路”也是不同的。

 

    “症状”是外显,它代表了没有满足的内在要求,或者说被长期压抑的那些心理能量无法得到合理的疏泄,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这样或那样的症状。但是对咨询师来说,“症状本身并不是核心”,内在深层的原因才更有意义。症状有时候是一种功能的失调的表现,我们需要透过症状看本质。大多心理问题都是内在冲突导致的,如潜意识和意识之间的冲突,是很难被觉察的,只有找到内在的联系,才能“对症下药”。

    如从小缺爱、形成讨好人格的孩子,一旦讨好结果不是获得别人的好感而是带来伤害时可能会变得抑郁;从小被父母溺爱,过度满足,没有获得与他人建立关系的能力,一旦进入社会遇到挫折,离开了以自我为中心的环境,也可能会突然变得抑郁。你们看,同样是抑郁的“果”,但他们的成长环境以及原生家庭的“因”却完全不同。当然,这样的例子还举不胜举。

 

    所以,我们的最终目的并不是消除“症状”。因为即使消除了症状,也并非万事大吉。

 

 

 

当症状让我们痛苦的时候,我们该用药物治疗还是做心理咨询?

 

    我该吃药还是做心理咨询?工作中,时常也会涉及类似这样的问题。

 

    药物治疗可以缓解症状,减轻痛苦。让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正常运转。药物通过化学作用改变激素分泌水平和大脑某些区域的生理功能,它可以绕过产生情绪的内部原因,直接作用于生理层面,调节情绪。有些前来咨询的来访者会谈起服药之后的感受:吃药后症状有所减轻了,但那些让自己心生烦恼的事情依然存在,感受到自己低落的心境被拉高了,没有那么痛苦了,但也没能获得愉悦和舒心,似乎有些麻木。同时,吃药带来的一些胃肠道反应、嗜睡、肝脏损伤等副作用,也会让他们十分担心。

 

    如果把心理困扰比作泥潭,当你没正真走出泥潭的时,吃药好比可以让双腿拨出泥潭。双腿拔出来只是暂时性缓解,下一个泥潭(困境)来临时,将再次陷入(复发)。吃药又如除草机,虽然出去了心头的杂草,但药一停,那些杂草还是会有地方生根,不知不觉又长出来了。这就让很多来访者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吃药怕依赖,不吃又怕被情绪和心理困扰吞没。当然,当症状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服药也是一种必要的选择。我们并不能否定药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只是两者的着力点不同,目标不同改善方式也不同。

 

    比如有些症状较严重的抑郁症或者焦虑症患者,或者严重失眠的人,为了先维持生活和工作,是需要先服药的,如果生理功能损害到了一定程度,心理咨询暂时无法短期缓解了仍然不服药,那将得不偿失。有老句话说:你得先活着,才能考虑如何活的好。就像厌食症的患者虽然是心理问题造成的,但如果不及时服用药物或者补充生命所须的营养物质,即便心理咨询再有效,那也是远水救不了近火的。所以,必要的时候,遵医嘱,该服药一定要服药,不能盲目讳疾忌医。

 

    而心理咨询或者心理治疗(在这里指精神动力学派)为何起效慢,却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心理问题呢?我们的人格基础(有缺陷的)好比是我们心灵土壤,心理咨询将努力从本质上改善这一片土壤的性质。将盐碱地变万丈良田。土壤改变了,能结出的果实也会变。杂草不在,枯木逢春。但这是一个相对漫长且艰难的过程,不像吃药简单、便捷,可以被动的等待药物在体内发挥作用。相反,心理咨询需要我们主动的参与,来访者本身才是主导。土壤的性质也许由原生家庭所传递下来,在我们这么多年的成长经历中又不断被固化,想要改变谈何容易。你要翻土,你要施肥,你要提供养分,慢慢的渗透。需要人的内在渴求和动力。是否能透过症状探究到心理问题的“根源”,取决于我们的勇气。我们不愿意面对的事实,以及我们想逃避的问题,都会阻碍我们看见事物本来面目。所以,这些由心理咨询带来的内在领悟和反思,以及落实到行为上的改变,是药物所不能替代的。这是心理咨询与药物不同的地方。

 

    药物治标,咨询治本。有时候也需要药物与心理咨询配合进行,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别再让症状成为“替罪羊”,重新看待它们

 

    心理学家阿德勒对症状有着不同的理解,他认为:症状不是过去的产物,而是为现在服务。

 

    在精神分析的背景下,很多事情是因果倒置的。现在的你,不是过去那些原因导致的,而是潜意识的期待让你呈现出现在的样子。举例来说:你不敢花钱,不是因为你现在真的没钱,而是你觉得你不该享受花钱的乐趣。你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并不是你真的不够聪明,而是你不相信以你的能力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你自卑不是别人不爱你,而是你从内心觉得你不配被爱。

 

    在心理咨询中,我们也会发现这些现象。孩子不是因为突然肚子疼导致不能考试,而是因为不想考试而莫名其妙肚子疼(但其实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并非没有原由),出现了症状。你不是因为被指责变得暴躁,而是因为你用暴躁来“引诱”别人指责你。看到没有?你内心想或不想实现的“愿望”让症状成了“替罪羊”。你的症状在为你的潜意识目的服务。或许这些听起来会让你匪夷所思,难以置信。没有关系,心理分析会像剥洋葱一样,将外皮一层层拨开,看到最核心的地方。

 

我觉得,症状有时候会让我们获得一种存在感。当你活在痛苦中挣扎的时候,是不是会有一种切切实实“活着”的感觉,即使这种感觉很糟糕,但也比“死了”好(排除生无可恋的)。因为死也是需要勇气的。试想,如果连死的勇气都有了,何不以此勇敢的状态来面对自己的心理问题。

 

    在这里,我很想换个角度和你们一起去看待症状。

 

    一、症状或许是对我们的一种“保护”。

    强迫症状,将能量消耗放在了出现恐慌时如何解决的仪式和行为上,来来回回多次,最终因为疲惫了,放过了自己。

    焦虑症状,将能量消耗在无时无刻担心未来的事情上,越是重要的事情越是不能有一刻的放松。似乎这样才更能感受到自己是多么的在意与努力。以此来降低其他不舒服的内心感受。

抑郁症状,将矛头指向自己,能量消耗在自责,内疚中,将你沉在低谷里灰暗中,这是一种无谓的内耗。通过不断的自我批判,似乎把自己搞到极度难受了,外界也就没辙了。毕竟对于一个弱者,强者即使胜利那也胜之不武。就好像内心有句潜台词说:我都这样了,你们还想那我怎么着吧?

 

二、症状有时候变成了我们暂时的庇护所。

当自我内疚感或羞耻感(或其他感受)快要把我们吞噬的时候,我们无法承受这样或那样的感受,于是我们躲进了症状里。就像一个生病总不好的孩子,她在学习上曾经一直被父母指责和羞辱、贬低。这种感受让他体验到糟糕的破碎感,她已经不想面对学校和老师了,于是发展出各种症状而避开了去学校上学这件事。

又如一些来访者,起初事因为强迫前来求助,但慢慢深入可以一起探寻到他的强迫行为背后原来是为了降低自己无法忍受的高强度焦虑感而衍生出来的症状。为了庇护自己避免感受到极度焦虑带来的痛苦,于是用反复核对、反复检查等这些强迫行为去暂行缓解不愿触碰的痛苦感受。

所以,我们经常会发现,抑郁伴随焦虑、焦虑伴随强迫等这些综合的症状出现在一个人的身上这也不足为怪了。当然,这其中可能也会有一个核心的症状。

 

三、症状或许是一种关系的链接。

    虽然你曾厌恶你的父亲或者母亲的某些行为习惯(或表现出来的症状),但你不知不觉中却变成了他(她)的样子。潜意识以你没有察觉的方式认同了父母。这种认同,会让你们彼此靠的近一些,儿时的你与他们之间没有发展出一段良好的关系,借由此的内在认同在形式上表达了一个孩子对他们父母关系上的渴望。使得你像一点,再像他们一点。就如同你的潜意识里想靠近他们一点,再靠近他们一点。

    我有位来访者,与他父亲的关系比较糟糕,父亲是一个对自己极度控制型的人,对孩子也是一控到底,这位来访者为此非常痛苦,即使他成家了,也无法逃脱父亲的“枷锁”,同时他对自己也是极度严苛的,内心有很多无形的规则。他曾和我说过,如果不遵守这些所谓的“规则”,他将无所适从,便找不到自己了。而且还有一种背叛父亲的感觉,这让他很不舒服。他明明不喜欢这样却又变成了自己最不喜欢的样子,也许是为了与父亲保持连接的一种方式,似乎只有这样,才不至于倒戈起义,才能表面上维系好他们内在的关系。当然,我们还需要在咨询中一起探讨和理解这部分内容。

 

四、症状中的种种表现或防御系统像一瓶胶水,来粘合你的支离破碎。

    有位来访者十分追求完美,时时刻刻要求自己,她做到了,别人眼中的她是个成功者,是个优秀的人。活在了旁人的赞赏和羡慕中。虽然这是一种病态的“好”,但至少在她内心还没做好放下一切,面对自己脆弱的时候,可以暂时维系生活和工作的平衡状态和完美状态,让她为活着找到一点乐趣与理由。就像一个内在已经破碎的花瓶,任由其碎成玻璃渣的惨不忍睹还是用胶水暂时把碎片拼凑好粘连住形成整体会让他心里更好过一些?我想,这对每个人来说或许有不同的答案。相对于人格水平较低的人来说,这瓶胶水就是他的缓冲带,让她有更多的时间去成长,让她可以暂时用相对美好的形象来示众。等到她发展出更多内在力量时候,就可以摔破花瓶,撕开人设,重新铸造,按自己的内心去打造一支新的花瓶,不一定多美,但一定是比原来更加坚固的。那时候,内心才是真正自由的。

 

    所以,症状是有功能的,它并非一无是处。请看见你的症状然后去心疼它们,心疼它们有时候也变成了盔甲在保护着你,重新看待它们就是重新看待你自己。别把症状当作敌人,接受你的症状,正如接受你身体的其他部位一样。当你这样看待它们的时候,你的心也会变得柔软起来。理解它在用它的方式帮助与“保护”着你,虽然这种“保护”并不是健康的方式。你其实可以放下内心的武器,拥抱你的症状,与他握手言和。

 

    当然,这并没有结束。我们不是要一直活在症状中逃避现实。我们看清它,才会理解它。

    它既能保护你,也会损害你的社会功能,一直逃避将会成为你难以逾越的内心障碍。

如一个害怕与异性交往的人,每次遇到异性都会脸红、心跳加速、手心出汗,很害怕面对这样的场景。所以尽量避免与异性交往。你怕被别人发现你的症状,你感受到羞耻;或者你有社交恐惧症,外界对你而言都是充满不安全的,于是你会封闭自己,于是给自己建立一堵墙把你与周遭隔开,与外界绝缘。仿佛先把别人拒之门外,就不会伤害到你了。这堵墙保护了你在城墙之内不被伤害,但它也让你与世隔绝。当你把自己隔离在关系之外的时候,看起来是暂时的保护,避免了自己被伤害,但是却离关系越来越远了。一个人如果切断了外界的关系,就如同身处荒山野岭,冰冷地窖,孤苦伶仃。这就是症状给你带来的弊端。

 

    日常生活中,我们很难逃脱这种模式的循环,越逃越怕,越怕约逃。这种经验一再被重复(有可能形成强迫性重复),你就更加不敢把封闭自己内心的墙推倒。反而越来越固化了你的症状,让他想魔鬼一样的控制你,同时你也越来越离不来它。

 

    在心理咨询中,咨询师不仅仅要让你意识到那些曾经没意识到的症状背后的根源,同时还要在咨询的关系中打破这种顽固的模式,帮你撼动这座围墙,让你产生不一样的互动体验,慢慢去替代你内心中的偏差认知。或许,当你用拒绝的冷酷方式对待咨询师的时候,她会知道这是你背后的深层恐惧和不安全感所带来的应对模式,并在你们俩形成的咨询场域中慢慢将这一冰山消融。只有产生了新的体验,你才会知道你不是只可以选择一种过去的应对模式,你可以发展出更多更灵活的应对机制。所以咨询过程,也是一场持久战,基本的信心还是很重要的。逃避是无济于事的,只有面对了,才能厘清症状,解决问题。

 

    症状并不可怕,当你放弃了不遗余力消除症状的想法,从另一种角度去理解它、看待它,接受它、体谅它并且坚定信心、鼓起勇气并在心理咨询的帮助下,激发出内在的动力挣脱内心枷锁,才能打破魔鬼宣言、获取内心真正的自由。

 

    我想

    症状,或有一天,将在不知不觉中消失。

 

 

END.

 

 



作者介绍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证书编号:2008322015200818

南京师范大学毕业     曾任院校教师







杨  眉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证书编号:2008322015200818

南京师范大学毕业     曾任院校教师



个人简介:

● 2006年起从事院校教师工作数年,执教期间开展过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接受心理困扰的学生个体咨询;对存在亲子关系的家庭进行心理辅导和面谈咨询。

● 2010年起在南京婚恋平台做恋爱及婚姻咨询顾问主要针对20岁至40岁因情感困扰、婚姻危机、人际关系不适人群提供心理咨询与帮助。

● 2011年起在南京森知心理咨询中心担任公益咨询师及心理援助老师。

● 2016年起接受精神分析流派“心理咨询师”专业性督导,获得证书。

● 2018年完成国际催眠学会主席Bernhand  Trenke教授催眠实训,获得证书。

● 2019年加入存在人本主义方向成长关系团体。

 

擅长领域:

擅长恋爱情感、婚姻家庭、人际困扰,职业发展、个人成长规划、抑郁焦虑等情绪困扰及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咨询。

 

咨询特点:

善于和来访者建立良好咨询关系,尊重来访者作为一个人的独特性,接纳来访者的过去和现在,体验内心深度共情。相信来访者自身的智慧和潜能,通过咨询帮助来访者去理解自己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帮助其走出困境,实现自我成长。



咨询理念:

生命是一场心灵体验。大多心理问题源自于关系问题。我们从关系中来,并将最终回到关系中去。

以专业赢得信赖,用真诚温暖心灵

森知心理,您身边的心理顾问

欢迎来电:025-84470026 客服邮箱:025XL@163.com

姓名:
年龄:
联系电话:
邮箱:
咨询师:
时间:
留言:

相关文章

森知公众号

网站首页关于森知加入我们联系我们预约咨询意见反馈心理问答

版权所有:南京森知心理咨询    ICP备案号:苏ICP备15047179号-2

中心地址:南京市中山东路头条巷50号(逸仙名居)2栋301    E-mail:025XL@163.com

全国服务热线:

7*11(9:00-20:00)

025-84683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