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5-84470026
所在位置:首页/心理专栏/王宇

社交恐惧症:症状背后的分析

浏览量:3867      发表时间:2017-01-17

症状的背后

 节选自正在写作的新书《社交恐惧症的心理治疗》


为何我会患有社交恐惧症,想必这是患者内心中最大的疑问。毕竟,在内心深处患者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还不错的人,也没有做过伤天害理的事情,为何老天会对自己如此不公平?因此患者心中有太多的委屈和不甘,不明白自己为何会沦落到如此的地步,但表面无辜的背后真的就没有隐情?别忘了那句古话:可怜之人比有可恨之处。

心理治疗的任务是帮助一个人对自己有更多的了解,好像一面镜子,但患者却太过沉浸在症状关注之中,而忽视了对自己的分析。当然很多患者认为自己已经很了解自己了,而症状似乎就是天外来客,莫名其妙就出现在自己身上,所以会显得很无辜,并且也会幻想某种神奇的方法可以快速有效地帮他去除症状,这样他又可以找回那个当初阳光的自己。

但越是如此急于求成希望捷径的态度,就越会让治疗停留于表面,而一直走不出来。如此,非但不能减轻痛苦,甚至也不能消除任何一个症状,所以患者往往会陷入绝望的情绪之中,而当他开始寻求治疗的帮助的时候依然不能跳出自己原有的圈子,依然希望治疗师给他去病的良方,当治疗师没有快速有效帮他去掉症状的时候,他也很快会对治疗失望起来。

患者往往希望治疗师会有高明的建议可以直捣黄龙,又快又好地帮他去掉症状。就好像到医院看病,和医生说了病情,而医生开药一样的简单,似乎交了钱,那么剩下的就是治疗师的事情了,自己只要等着被治愈就可以了。也许,普通的事情用这种方法是可行的——遇到问题,解决问题。但如此简单的方法放在人的身上往往就行不通了,毕竟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存在,而且心理问题的形成又如同无间道与谍中谍一般复杂,如果一味地盯着症状,幻想着症状的解决,而不懂得反思自己,思考症状存在的意义及症状背后所掩盖的真相的话,最终的结果只能是盲人摸象,无法看清心理问题的全貌。

不能静下心来好好反思症状的来源,背后的意义,只是一味地沉浸在方法的寻求中,最后我们试图消除症状的努力,也只能成为一种缘木求鱼般地自娱自乐,无法真正帮助我们走出泥潭,也无法帮助我们自己看清自己。

 

下面来看一位患者的心理素质训练:

是我的心灵太脆弱了吗?我怎样才能让自己变得坚强呢?于是我决定去打工,锻炼我的意志品质,就这样硬着头皮去我们小区门口的包子铺干了五天。每天五点多钟起来,和面,擀皮这是我的主要工作。五天过后学校就开学了,开学的第一个月就是军训,正好符合我的想法,磨练自己的意志。因为我在军训时的努力,还被评为了“优秀个人”。军训期间,食堂招勤杂工,我看到一个班同学在做,我也跟着报了名,主要负责收拾餐桌,这份工作每天中午和晚上,下了课之后我就会去那干个四十多分钟,虽然没有工资但可以免了饭钱。不是我家境不好,而是希望通过工作来磨练自己的意志。每天早晨起来,我都会去操场跑步,,早饭的时候,我通常就吃两个馒头,或者不吃,认为饥饿也是锻炼自己意志的一种方式。平时没事的时候我还会去学校门口摆地摊,卖一些手机挂件。后来想到了一些更绝的方法,自己不是好面子嘛,不能接受别人的否定吗?等操场上人多的时候在那里大喊大叫,让别人来嘲笑我。别人都以为我是神经病,为了治疗我顾不了那么多了。就这样凡是我觉得能够提高我自己心里承受能力的方法,我都尝试过。

 

无论在自我治疗还是心理治疗中,这位患者可谓是努力至极,但实际情况却收效甚微。毕竟要提高心理素质,总要发现自己心理素质差的原因在哪里,如果不要找到问题的根本,只是用一些诸如一些大喊大叫,饥饿疗法,暴露疗法等一些疯狂的方式来提高心理素质,那么结果可想而知。就好像锻炼一个人的勇气不能仅仅是用头往墙上撞,毕竟这是傻,而不是智慧。

当患者非常急于让治疗师帮他去除症状,却不肯花时间通过症状来反思自己的时候,这种急于求成的心态不仅不会帮助他摆脱疾患,反倒会陷的更深。所以,当我们进行心理治疗或自我治疗的时候,我们需要反思:“症状”的存在到底意味着什么? “症状”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我们总是责怪症状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却没有反省自己:也许不是症状一直纠缠着我们,而是我们一直不肯放过症状。如果不认清这背后的目的,而只是一味地对症状执着,当然只会更加泥足深陷。

所以,静下心来分析和了解自己与症状,试图发现症状背后深层次的原因,从症状的背后觉察到自己人格中的病态,才是治疗的根本。

正如心理学家卡伦.霍妮在《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中所评述的“神经症病人往往病态地对某一生活情景做出反映,而这一生活情景对一般健康人却并不意味着任何冲突。因此,情景不过是揭示了早已存在的神经症而已。所以,治疗的重点不在于症状,而在于性格紊乱本身,因为人格的变态那时神经症中持续存在,反复发生的现象,而临床意义上的症状却可能不断地变换。形象地说:我们可以说神经症症状并不是火山本身,而仅仅是火山的爆发。而导致疾病发生的冲突正如火山一样,乃是深藏在个人内心深处而不为人所知的”

因此,症状的存在只是向我们提出了一种含蓄的警告——我们身上有什么东西已经出了问题,他要求我们彻底的检视我们自己。所以,心理治疗的重点其实不在于症状的消除,而在于透过症状觉察自我。毕竟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正是在我们自身人格的病态,才导致了一些列和现实,和自我之间的冲突。

    因此心理治疗的重点不在于方法的寻求(虽然大部分患者非常热衷于此),而在于患病原因深入的剖析,进而达到人格的转变。其实社交恐惧症患者的症状,诸如脸红,口吃,对视余光,表情一类都是人之常情的小问题,只不过因为面子、自尊一类的病态心理作怪,所以才让患者本人如此耿耿于怀,因此转变对待症状的态度,比找到消除症状的方法更为重要。毕竟,方法不会真正的帮到一个人,唯有态度的转变。

    但由于急功近利的心理及浮躁的中国现状,患者往往容易被各种宣称可以快速有效消除症状的所谓治疗吸引,徒劳地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与金钱。但此种也不完全是坏的事情,毕竟有时撞南墙也能帮助一个成熟,有利于让自己认识到问题的本质,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肤浅的层面上。切忌,对心理问题的治疗绝不是闪电战,而是一步一个脚印的持久战,往往需要数月甚至数年。但很多患者却出于诸如怕浪费钱、找捷径或认为自己可以解决等各种因素,而缺乏对心理问题应有的耐心和毅力,往往半途而废,或停留在自我封闭或自我欺骗的境地之中。

每个案例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患者没有意识到的隐秘动机。我们往往责怪自己病态的行为或过度的情绪反应,却没有反思:我到底在恐惧什么?我到底可以从这种行为中获得什么?是什么促使病态行为一直维系至今?如果我们能找到症状背后的原因及动机,相信我们距问题的核心更进了一步,对自己的了解更深了一层。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案例来更好的理解这一点:

    一位社交恐惧症患者,他目前的症状表现为——越是重要的人,他就越加担心自己的表现及给对方留下的印象;在亲近的人身边他还算放松,越是在半生不熟的人面前,他越容易紧张。整日在生活中就好像有“一双眼睛”在监控自己的言行,这双眼睛既关注着自己的言行,也同时关注着别人的表情和态度。他谈到这双眼睛似乎是在寻找一种“确定感”——因为他不确定自己在对方心中的形象和位置。

    因为这双眼睛的存在,他整日活的紧张不安——当“眼睛”出现的时候,他只顾关注周围人的一言一行和自己的言谈举止,而这些画面就会在头脑中定格,不断地闪现在大脑当中,让自己无法集中精力做事情,因此痛苦和疲惫不堪。

因此,他整日生活得小心翼翼,比如,在单位的时候,如果自己看一些娱乐网站都会紧张,看手机也怕领导发现,在领导身边的时候,他都不敢大声说笑,如果他人有些责备性地语气对他说话,他整个人就会无意识地回想当时的情景,所以在严肃的人身边,他就倍感压力……

    不仅在人际中,在工作中他也存在严重的问题。对待工作,他总是很着急,急着完成自己的任务,就好像他学生时代的时候看书一样,那时他总是想一下子把一本书看完,有时,工作的时候明明制作一个表格,包含A的功能就可以了,但他总要求自己做的表格也要包含B和C的功能,结果就算制作一个简单的工作表格,他都要比别人累很多。再比如,一个上午,他只能干完A,但他却要求自己要一上午把ABC都干完,虽然既往的经历也告诉他,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当他无法完成的时候,他就陷入到自责当中,也担心别人发现他的效率低下,因此总是担心别人问他工作的进度。这种要求自己又快又好完成工作的压力,加上人际的纠结,让他每日的工作和生活好似战场——每天都是在纠结,每日都是在抗争。只有在没有工作压力,人际上平平稳稳,生活中没有任何波澜的时候,他才能感到一丝放松……

    当然在治疗之初,他只想让我帮他消除这些症状,之后做成一个正常人,好像身边正常人那样生活,不再如此的纠结。当然,这也是我的职责所在。但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理解这些症状存在的缘由——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怕,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焦虑。

    “一双眼睛”,这双眼睛是一个大问题,在很多社交恐惧患者身上都曾出现过这种现象,有的患者会把这形容为是一个摄像机,在监控着自己,就算在治疗室中也是如此,无法放松。那么这双眼睛到底来自于哪里?它的存在到底有何意义?

    该患者谈到,这双眼睛有两个作用——监控自己与观察别人。一个人为何要监控自己,一个人又为何要观察别人?在治疗中他是这样来分析的:在人际中我不是敏感所有的人,在外部门的人面前,我还相对真实一些,不高兴就不高兴了,但对本部门的领导和同事,我就非常敏感。比如,本部门新来了一个同事,当谈到买房的事情的时候,我无意识地说了一句他笨,因为他本来可以早点买,结果一直在等,错过了好时机。虽然对方没有说什么,不过这个“笨”字已经在我头脑中转了两天了……但如果是外部门的人,想必我就不会这么敏感。当我问道他,为何如此敏感自己所说的话,又为何格外敏感本部门的人的时候,他突然意识到:也许我这样做是为了获得!

    “获得”好一个获得。他到底可以从监控和敏感中得到什么呢?事实上,一个行为要持续存在,那么这种行为一定可以给我们带来一定的益处,而病态的行为的持续存在,一定是我们获得的比失去的多。所以很多人甘愿痛苦,而继续维系着症状。

    “益处” ——其实他的监控无外乎是想让自己的表现更得体,而敏感无外乎是他想给他人留下好的印象。为了表现得更好,为了博得他人的肯定,他出卖了自己,成了一个演员,一个超级演员——没有休息,没有节假日,每时每刻都是舞台。他不放过哪怕任何一个细节,他在乎几乎每一个“观众”,而这样做的代价是,他几乎无时无刻不活在被他人看穿焦虑中;不活在他人的审视与评判中;不活在自己各种苛刻的要求中……

    后来,他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但依然停不下来,当问道为何别人的肯定及把工作又好又快地完成对他如此重要,甚至比做自己,自由地活都要重要的时候,他谈到:如果不这样做,就会感到自己没有价值。我反问到:如果一个人的价值是建立在超越他人,获得他人的肯定的基础上,相信这个世界上“有价值”的人还真不多!他接着说道:其实,我不仅是想超越所有人,就算是一个人,我都想各个方面比他强……

    到这里,画面越来越清晰了,他所有症状的背后都隐藏着如此的动机——超越所有的人,超越所有人所有的方面;讨好所有的人,获得所有的人全方位的肯定;做好所有的事,每件事都做到面面俱到……

    想必,如果一个人对自己有如此的要求和期待,那么他注定会难以接受自己,无法面对现实。毕竟,现实中是没有人能做好所有的事情,也没有人会超越所有的人,更不会有人让所有人都满意。所以,症状的背后往往掩盖的是各种病态的要求和欲望,而各种病态的要求与欲望交织在一起则是我们自身病态人格的素描。

   如果一个人可以透过症状发现自己人格上的病态之处,也许他就不会责怪自己运气不好,或过去的某件事,或某个人会让自己陷入到社交恐惧之中了,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会是我,而不是别人了! 并且他也能够觉悟到,如果一个人在人格上的缺陷与病态没有被发现,没有被纠正的话,那么就算穿了新鞋,依然会走老路,就算不落入社交恐惧这个坑,依然会遇到其他的心理上的问题与冲突。所以,这才是心理治疗真正的任务所在——帮助一个人认识他自己,醒悟到人格与症状之间的关系,并且可以真正的成为他自己,而不是一味地躲在虚荣的背后。

   但在实际的治疗中,情况并不是如此乐观,毕竟患者往往积重难返,沉浸在他的“治愈”里面。很多患者在治疗之就问道:你能把我治好吗?对于这个问题我其实是难以回答的,毕竟就如同一个班级里面有三十个学生,我当然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考上大学,就算是我寄予厚望的学生,也可能会发挥失常,当然这还不是最关键的问题,最关键的问题在于每个人对治好的理解也是不同的。毕竟对患者心理所期待的好当然是去掉症状,回到当初,回到当初那个自信,没有患病的自己,又可以享受生活的美好,追求未来的成功。但治疗的任务其实并不是如此简单,毕竟战胜症状并不是治疗的根本目的(并且,患者所谓的症状其实很多时候都是一种正常的现象),治疗的关键在于发现患者为何难以面对现实,无法接受自己的人格上的根源(这一点将在后面详细介绍)。

 

    因此一些人也会对治疗失望,并且也谈到变得更好有错么?人不应该有更高的追求么?

    为何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再回到社交恐惧的分析上来。

社交恐惧,问题的关键在于恐惧,而恐惧的对象是人。所以我们努力的方向是消除对人的恐惧。那么首先一点要搞清楚我们为何害怕人。

当我们细致分析的时候会发现,患者在恐惧的对象和情景也是有所选择的。当患者笼统的告诉我他害怕人的时候,我往往会问他,如果把人群划分为几类,比如熟悉的或陌生的、年老的或年少的、男性或女性、同辈或长辈,不同的患者往往会给出不同的答案,比如有的患者会害怕熟悉的人,因为陌生的人往往萍水相逢,之后也不会再有什么交集,所以他反倒放松;而有的人会说他恐惧半生不熟的人,因为熟悉的人了解他,他有安全感,而陌生的人他也不用在乎,但半生不熟的人,往往是相互了解的过程,而这是让他最焦虑的事情;而有的人恐惧严肃的人,对于一些和善的老人或不懂事的孩子往往不会放在心上,此时症状也不明显,就算出现了他也不在意,心情相对会比较平静。

从这个细节我们可以发现一些东西,那就是患者恐惧的是一部分人,不是所有的人,而对于他有安全感的人他不恐惧,而没有安全感的人才相当的恐惧。而有安全感或没有安全感并不一定是对方真的很难相处,而在于他越是想给对方留下好印象的人,他越是容易焦虑,而他越加不在意的人,他也会轻松。所以,我们还可以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恐惧,并不是来自于对方的可怕,而来自于我们自己的期待——当我们越想在别人身上获得某些东西,比如肯定与接纳,那么就越容易引发恐惧与焦虑。

因此,恐惧的背后是“获得”——当一个人越想获得别人好的评价;获得完美的形象;获得超越他人的成就;获得所有人的接纳;获得高人一等的优越感的时候,就会越加恐惧会失去这一切。而对“获得”执着的程度,决定着恐惧的深度。所以病情越加严重的患者,就说明其越加执着。比如,一位有对视恐惧的患者每次出门的时候都要带着墨镜,虽然在室内或阳光不强烈的时候会显得他很奇怪,但他只有这样才敢出门;另一位患者为了避免自己余光恐惧会影响自己的发挥,在高考前还配了一副很宽镜腿的眼镜,就是为了阻拦自己的余光,希望自己有更好的发挥,也不要因此影响了别人考试。当然这些努力到头来都只会成为一个笑话,但就算吧自己的人生变成一个笑话对于患者来说也在所不惜,毕竟他接受不了症状,也承担不了因为症状而产生的结果,所以他成了恐惧的囚徒

我们再来看一位患者给我写的信:

我今年20岁,读大二 。共有8年社恐经历,现在应该是目光恐惧加表情恐惧。

患社恐是从初中一年级开始的,但小学的时候其实就已经有所表现。小学的时候有个男同学上课一直看着我,时间长了我就觉得有点紧张,可能怕他看我太久了就会觉得我不好看而不喜欢我了。那时,我觉得和他玩的挺好的,感觉我喜欢他,他也喜欢我。结果,我紧张的样子被同桌发现了,同桌表现出了一个很奇怪的表情,我也觉得很奇怪,希望自己别那么紧张,但却没用,我依然紧张,除非那个男生不在的时候才会不紧张。

上初一之前的暑假,我在家看小说,并幻想着所有人看见我都眼前一亮,都很喜欢我。可能从那时起我就开始注意旁边有人走过,感觉会有人看我。所以从初一开始只要有人的地方我就控制不住地紧张,但我总是用微笑掩藏着,可同学却觉得我恨奇怪,当我紧张的时候就会用奇怪的眼神看着我,这时我就很不舒服 ,因为我不想被同学发现。有些同学也因为这个原因不喜欢我,甚至还有些人说我恶心,我也不明白为什么,可能我紧张时的表情不好看吧。后来越来越严重了,骑车回家去学校的路上我也很害怕。那时我每天早上还要站在校门口当迎接生,我很害怕很想逃,最后发展到和父母在一起都很紧张。

就这样我进入了高中,有人觉得我漂亮,喜欢我,可他们一看到我总是很紧张的样子就不喜欢我了。高中里我开始看一些励志和心理方面的书稍微好了一点 ,高二的时候我吃了一段时间“赛乐特”,社恐真的就好了,以后的日子,我只要开学第一个星期吃赛乐特 ,一个学期都没事 。

每个自卑的人可能都会用自傲掩藏自己的自卑。有一次我和一个同学吵架, 我说我如果像她这样我就可以自杀,我早就可以跳楼了,那次以后就有一大群女生找我麻烦,说我吊,要打我。不过这样也让我意识到自己不该这样自傲。

    我爸爸从小就很苛刻,小时候作业做不来我不敢出声,他总是很凶,还总说我们没出息 有一点小事就骂我们,甚至还会打我和我哥。可能因为他总是骂我, 不怎么表扬我,我就认为只要我做的很好他就不会骂我了,可是我总做不到他认为的好,他总说要么就不做要么就做好。我自卑,我有完美主义,我希望自己都很完美,能做到镇定自若,很有气质很美丽,我希望大家都很喜欢我。可我都做不到。我变的敏感,有些同学不愿意帮我或者语气不太好时,我总觉得是自己不好别人才这样对我的 ,我感觉如果我有事的时候,不一定会有人帮我,所以我总是很孤独。当我看到那些人缘很好的同学的时候就很羡慕,可我也不知道怎么办。我内向,不怎么玩的起来,也不怎么会说话。有时候我还会刻意讨好同学,有时候又不太愿意理他们。

有人的地方我就会很紧张,不敢与别人对视,怕别人发现我的眼神紧张,手上脚上经常出汗,有时会嘴角抽搐,有时面对电脑的时候也会很紧张,胸会很闷 很难受,不敢视频,上街也会紧张。可能我的自我意识就觉得自己紧张的样子不受人喜欢,也害怕被别人发现,不过我不怎么关注它的时候紧张的程度就会好点。我也有不紧张的时候,不过有人经过我面前,我还是很不自在。紧张的时候,我就会尝试想快乐轻松的画面,不过这并不能降低我的紧张。我这个人胆子又比较小,在老师等权威人士面前很害怕,有时在全班面前发言声音会颤抖,越颤抖越紧张。有时别人说了一句:“别那么紧张”,我就更紧张了,害怕被别人发现紧张以后别人就觉得我不正常,没有前途。和熟人好一些,和陌生人会更紧张,因为第一印象比较重要,我又想让别人喜欢我。

 

从信中我们会发现一个细节:暑假,我在家看小说,并幻想着所有人看见我都眼前一亮,都很喜欢我。可能从那时起我就开始注意旁边有人走过,感觉会有人看我。因为幻想让所有人眼前一亮,让所有人都喜欢他,所以他开始慢慢注意起别人的眼光及自己的表现。但如此的敏感不但没有让他表现的更加完美,提升他的人气指数,反倒让他产生了很多社恐的症状,诸如,表情紧张,不自然,不敢对视一类,而且也因此远离人群,因为他害怕别人发现他的问题。当然他来治疗就是为了让我帮他消除如此之多的症状,毕竟如果没有了这些症状,他又可以以一个完美的自我形象出现在别人面前了,这样他就可以获得所有人的喜欢了。

这个想法当然很好,似乎遇到问题那么就解决问题,这似乎无可厚非。但我们不能只看结局,我们依然要非常重视成因:我有完美主义,我希望自己都很完美,能做到镇定自若,很有气质很美丽,我希望大家都很喜欢我。可我都做不到。因此,治疗的重点不在于帮他解决症状,毕竟如果一味地帮助他去除症状,其实又落入了他完美主义的陷阱之中。首先,完美是无法达到的,第二,完美的她才是他患病的根本原因之所在,如果一味地被她牵着鼻子走,不仅不是在帮他,反倒是再次让他落入完美主义的陷阱。

但当她陷入到恐惧之中的时候,就会很少自我反思,只会一味地强求,逼迫自己做更好,消除自己所有的缺点,讨好身边所有的人,获得一个和谐的人际。所以他只会因此陷入到这样一个恶性循环之中:完美的要求—逼迫自己—无法完成—产生恐惧—更加逼迫自己完美—越加不完美—越加恐惧。

所以她的“完美”到头来成了一种逼迫,成了一种要求,而不仅仅是希望,成了一种自我的枷锁。但对于她来说如何逼迫与要求自己并不重要,自己生活的如何压抑也并不重要,重要的只有完美的自我,所有人的爱与肯定。似乎一个完美的自我与别人的肯定成了她人生的支柱。

     这也就可以更好地理解患者为何怕人——毕竟,人可是识破他的假装,人可以看到那个本不完美的他,而且人也可以否定及抛弃他。所以“人”成了一种极其可怕的存在。所以患者逃避人际的交往,虽然他心里明知是逃避,有时也会为自己找一些合理化的借口,诸如:君子之交淡如水。其实,这仅仅是一种伪装了的逃避而已。

所以当一个人越加在维系一个完美自我形象的时候,越加把如此完美的形象当成一种人生的支撑,那么就越加恐惧失去如此的光环,也就会越加恐惧人。所以一味地伪装和逃避成了维系他完美形象的方法。因此,一些患者告诉我,他只和那些不懂事的小孩或极为和善的人在一起才能轻松一些,毕竟小孩不会评判,而极为和善的人不会否定,所以他才不会如此恐惧。

画面越来越清晰了,当一个人在维系主观的完美自我形象的时候,就注定恐惧客观的自我,也注定恐惧外在的人,毕竟客观的自我与外在的人都会打破他完美自我的梦。一个人越加活在谎言当中的时候就越加恐惧真实;一个人越活在虚假的幻想之中的时候,就越加恐惧现实;一个人越活在自我感觉良好之中的时候,就越加恐惧来自于他人的评判……正如经济泡沫一样,政府本身往往不希望刺破这个泡沫,反倒希望他越吹越大,继续维系虚假的经济繁荣,维系它统治的合法性。

因此在治疗中,患者往往并不会认为自己在维系一个完美的梦,不承认自己活在病态的欲望之中,反倒认为这一切是上进心的表现,是每个人都有的对美好未来的纯朴的追求。正如一个脸上有豆豆,并因此羞于见人的患者,他之前不仅花了一万多做医学整容,而且当失败之后,又开始研究养身保健,当我指出他依然在维系女神形象的时候,他谈到这难道不是每个女孩都有的爱美之心?这难道不是每个人对自己身体的爱惜?既然知道吃某些东西对自己健康不利,对自己气色不利,那么自己严格控制自己的饮食有和不对?

    有追求,有理想,有目标当然是好的事情,但关键在于如此的追求到底是让自己更幸福,还是成为自己的拖累和枷锁呢?从很多以上的案例分析也会发现,如果当初不是患者给自己提出各种“变得更好”的要求,想必他也不会陷入到焦虑和痛苦之中,如果他不是要求自己完美无缺,博得所有人的接纳,想必他也不会恐惧人,而当一个人把变得更好当成接纳自我的条件的时候也会带来一个更大的问题,就是一场战争——理想与现实的;理想中的自己与现实中的自己。当变得更好成从一种想成了一种要求,从提升自己变成塑造自己;从完善自己,变成完美自己;从接纳自己到排斥自己,想必此时的追求反倒成了痛苦的根源,此时的理想已经成了一种精神毒品。所以,从最根本上来说,患者恐惧的也不是别人,其实是他自己,他害怕面对那最真实的自己。所以他内心深处的恐惧在于,他害怕成为他自己,毕竟多年来一直在努力成为一个他所不是的人。

以专业赢得信赖,用真诚温暖心灵

森知心理,您身边的心理顾问

欢迎来电:025-84470026 客服邮箱:025XL@163.com

姓名:
年龄:
联系电话:
邮箱:
咨询师:
时间:
留言:

相关文章

森知公众号

网站首页关于森知加入我们联系我们预约咨询意见反馈心理问答

版权所有:南京森知心理咨询    ICP备案号:苏ICP备15047179号-2

中心地址:南京市中山东路头条巷50号(逸仙名居)2栋301    E-mail:025XL@163.com

全国服务热线:

7*11(9:00-20:00)

025-84683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