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5-84470026
所在位置:首页/心理专栏/王宇

抑郁症的心理治疗——走出抑郁

浏览量:19366      发表时间:2017-04-19

以下内容来自华章微课堂的主题分享--走出抑郁,找回真我的旅程,经王宇老师审阅。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华章心理】,ID:hzbook_xl.


你与抑郁症有什么样的故事呢?在右下方【留言板】说出你的故事,最精彩的2个故事,各赠送一本王宇老师的作品--《走出抑郁症》


主讲嘉宾:王宇

南京森知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兼任江苏卫视情感后援团专家,《金陵晚报》及《东方卫报》公益心理咨询平台心理专家,心理咨询师资格考试考前辅导教师。

擅长抑郁症、强迫症、焦虑症、恐惧症等各类神经症的心理咨询与治疗。


主要作品——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详情:


导语:抑郁的问题困扰着大约10%的人群,但大部分人只是在默默承受,寻求治疗的时候往往病情已经变得很严重。这里面有多方面原因造成,有讳疾忌医,也有社会对心理问题的偏见,抑或是他认为自己可以解决自己的问题。但抑郁的情绪往往会造成一个人自我评价过低,丧失对生活的幸福感。因为害怕别人把自己看穿,又不得不强颜欢笑。因此抑郁是一种看不见的伤痛,但它更加会浪费一个人的生命。


本节微课,就从抑郁的表现、成因及治疗等几个维度和大家来对抑郁进行解析。


 



第一部分:抑郁的表现

什么是抑郁



要说清楚什么是抑郁,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每个陷入抑郁的人对抑郁都有着个人化的体会和理解,当然也有着不同的症状表现。一般而言,抑郁会影响我们的情绪、对未来的希望、对自己及他人的看法、食欲和睡眠等生理方面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同时,患者还会有强烈的受困感及被隔绝的感觉,并因为无法挣脱而陷入绝望,甚至会想到死。

  

抑郁的核心症状是:缺乏快乐。更确切地说是丧失了体验快乐的能力。过去可以让我们开心的事情,现在却无法激发我们的兴趣,生活对患者而言变得异常的艰难。起初,逃避可能会让我们感觉好些,但最终逃避也成了我们问题的一部分——越逃避,就越被失败及不快乐的感觉所淹没。



抑郁状态下情绪、思维与情感的变化



情绪:处于抑郁之中我们的情绪会变得低落,缺乏体验快乐的能力,即使是过去能够让我们开心的事情,现在也不会引发我们快乐的感觉,越希望自己能够快乐起来,就会对情绪越加关注,但结果快乐就越难寻。


思维:情绪的变化,会影响到一个人看待事物的方式和角度。同理,某种思考问题的方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的情绪。所以通过改变一个人思考问题的角度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来改善情绪,当我们不再把自己当成一个失败者,一个可怜虫,一个无能的人的时候,抑郁才能慢慢的离我们而去。


行为:当一个人陷入抑郁,就很难看到未来的希望,过去的梦想和期待都变成了幻想,现实中的失败和挫折却摆在面前,无力摆脱抑郁,摆脱绝望,还会有什么积极的行动可言? 要走出抑郁,就要打破这种因抑郁而改变了的行为方式,治疗抑郁首先要治疗生活,努力从隐藏的地方走出来是战胜抑郁的第一步。


想象:抑郁的时候我们凡事都会往坏处想,而且还会想的特别具体和生动——我们会想象自己是如何失败的,是如何被别人拒绝的,是如何表现的糟糕。这些悲观的“情节”,让我们变得更加不自信,并且也害怕幻想中的情节在现实中上演,虽然我们极力避免,并试图让自己往好的地方想,但就是无法做到,也无法真正的放松。


抑郁的诊断



抑郁症的诊断——情绪低落。 


  • 快乐明显减少 以上两者至少居其一 

  • 食欲明显下降,体重至少减轻5%。 

  • 睡眠障碍。 

  • 易激惹或情绪郁闷。 

  • 精力不佳,每天疲惫不堪。 

  • 无价值感,缺乏信心,有罪感。 

  • 注意力难以集中 

  • 常想到死或自杀 


 



第二部分:抑郁的成因


一个小孩不管在什么环境下长大,只要没有智力上的缺陷,他自会学着如何待人,也将会学到某些技能。但也有他无法得到甚至于无法由学习中获得并发展成的能力:人无需(事实上也不可能)硬教橡籽成长成橡树,但只要一有机会,它的内在潜能就会发展出来。同样,一个人只要给予机会,他也会发展出他独特的潜能。然后,他就能发展出他的自我的独一无二的活力来:包括思想的明晰,情感的深度,思想、愿望与兴趣;以及开发他自己机智的能力,意志力的强度;他所具有的才能及天赋;表达自我的能力,以及用自发的情感与他人打交道的能力等等。所有这些将使他迟早发现自己的价值和生活的目的。简而言之,他将从根本上不会误入歧途,而是沿着自我实现的方向成长。真实的自我是我们的内在的中心力量,这种内在的中心力量是人所共有的,它在每个人身上的表现各不相同,它乃是成长的根源。


在各种不利的影响下,小孩是无法依其个人需要及机遇而成长的,而此种不利的环境真是不胜枚举。扼要地说乃是:人们过度关怀自己的“神经质”,因此无法爱自己的孩子,甚至于以为自己的孩子十分特殊;他们待孩子的态度,视他们的心理性的需要与反应而定。简言之,其态度大致可分为管辖、过度保护、威迫、易怒、过严、过分纵容、怪癖、偏爱(其他的孩子)、矫饰、漠不关心……等等。它不只是单一因素的问题,而且是许多因素的集合,这些因素对小孩的成长造成了种种不利的影响。


结果是使得小孩缺乏“归依感”与“同在感”,而代之以不安全感与莫名其妙的恐慌,此种现象我称之为“基本焦虑”,是因处身于自己所认为为敌对的世界中,而产生的一种被孤立或无助的感觉。这种基本焦虑会使小孩无法抒发真正的情感以与人相沟通,并可因而逼他去寻求对付别人的方法。童年经历、父母教养、基本安全感与信任感的形成,一个人人格是否健康是抑郁发生的基础。

——卡伦.霍妮



一个人的童年和父母对他的影响是伴随一生的。或者说,对他的一生都会有很深刻和持久的影响。而父母对我们的伤害,对我们的不接纳,否定和苛责,缺乏真正无条件的爱,那么我们在内心中也就无法接纳那最真实的自我,也就缺少作为一个人真正的自信。这样就会让我们的内心分裂出两个自我——理想中的和现实中的自己。

   

但恐惧就好像是一个黑洞,无论我们怎么努力都无法被填满。因此驱动我们人生的动力就已经不再是对生活与生命的热爱,而是恐惧。此种恐惧并不是单一的形式,就好像是一股能量体,其中包含了复杂的情感,但大多是负面的,诸如,被伤害、抛弃、恐吓、否定、控制、弱小、无助一类的混合情感。如此负性的能量体有着强大的力量,它会迫使我们逃避它、顺从它、屈服于它、并被其所左右。


这也解释了一些患者谈到,很多道理他都懂得,但就是无法控制自己。此时,他就好像有两个自己,一个是理智的,一个是非理智的,虽然理智的自己告诉自己没有什么可怕的,但在面临他所恐惧的情景的时候,他无法自控,整个人会陷入到强烈的恐慌与惊恐之中。其实,此种恐惧不完全来自于当下,更多的是来自于过去的伤痕,内心深处的恐惧。虽然过了很多年,我们自以为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软弱可欺的自己,我们自以为已经足够成熟和坚强,自以为已经强大到不会被伤害,但内心最深处的自己其实已然没有变,他那个受伤的孩子。


一个人外在越显得强大,也许内心就越加的脆弱,越是用成功、权利、地位、尊重、和谐人际、完美品德来维系自己的优越感,来维系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崇高的地位,其实越说明他活在一个壳子当中,他通过这个壳子来保护脆弱的内心。似乎这无可厚非,但一个人不能一直成功,一个人不能一直优秀,一个人不能一直完美无缺,一个人也不能一直超越他人。越是躲在壳子当中,就越害怕光环的破碎,就越恐惧直面内心中弱小的自己——他已经伤痕累累,他已经疲惫不堪。


在这种恐惧之下,任何理智的说教和分析都无法走进他的心,就好像一个被恶狗追赶的人一样,他只有不断地逃,不断地逃,不断地试图爬上一棵又一颗大树,才能得以喘息。所以他不得不成功,不得不完美,不得不卓越,不得不证明自己,不得不装着很强大,这一切成了他人生的梦魇与魔咒,让他停不下来。



一幅画的分析



病态父母个性分析:完美、自负、控制、骄纵、冷漠


 



第三部分:抑郁的治疗


我认为因追求荣誉所引起的心理症过程,其最恰当的象征,就是“魔鬼协定”此一故事中观念化的内容。魔鬼或其他邪恶的化身藉着给予无限的权势,而引诱被精神或物质烦恼所困的人,但这种人只有当他出卖自己的灵魂,或下了地狱时,方能获得这些权势。此种诱惑力可发生于精神内涵富有或贫乏的任何人身上,因为它代表了两种权力愿望:对“无限”之渴望会引申出便于脱离烦恼的法子。根据宗教的圣传,人类最伟大的精神导师──佛陀与基督就曾经验过此种诱惑,但他们“自我”的根基甚稳,认出那乃是一种诱惑,此种诱惑是能够加以弃绝的。此外,在与魔鬼的协定上所约定的条件,便恰当地表示出在心理症发展中所该偿付的代价;就这些象征性的词语而言,通向无限的荣誉的捷径势必也通往“自卑”与“自苦”的心狱。个人如果真循此径出发,最后他必会失去了自己的灵魂──他的真我。

——卡伦.霍妮



一个人会陷入到对荣誉的追求,是来自于内心中的匮乏,因此才会陷入到魔鬼协议丢失真实的自我。而一个人内心中的匮乏往往来自于缺乏真诚的爱。而最初的爱来自于父母,如果我们父母本身具有神经症的人格,本身他们就存在极大的问他,不懂得如何来爱与接纳自我,如果他们本人就活在理想化自我的幻象与对自我的种种病态要求之中,那么他也恨容易如此要求我们。


但要求不是爱——爱来自于深深的理解与接纳。当我们从小在家庭中缺乏理解与接纳,缺乏真诚的爱,那么我们也不会爱自己,也会因此继承父母对人对事的态度和观点。


举个例子,如果父母总是以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来评判自己与他人,那么无论孩子多么努力,取得了何种成就,在他们眼中永远都是不够好,所以孩子也不会从自己的努力中找到自我价值与成就感。


正如一位女性告诉我,现在他都已经为人母,他才意识到自己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学习其实已经很好了。但那时他全然没有意识,毕竟就算他考了第二名,在他爸爸眼里都是一种失败和不够好。因此,她的内心中存在嫉妒的匮乏,被肯定被认同的需要会慢慢形成的好像黑洞一般,因为他对自己的要求没有改变,似乎无论他怎么努力都是不够好,而越加不够好就会逼着自己更加努力,结果对失败的恐惧反倒会影响他心平气和地做事情。


而他的比较对象往往是在某些方面明显超过与他的人,所以之后的成长他内心中的匮乏不是因为他的努力而填补,反倒是因为他的努力而更加匮乏——毕竟他的努力并没有让他离他的目标越来越近,就算是有的话也是暂时的,大多数时候他依然活在不够好的阴影之中。    


可以让我们暂时找到虚幻的安全感的东西大致为,权利、名誉、地位,成功、品德、优秀、完美以及被爱。一个人越是在小的时候缺乏肯定,真诚的爱,温暖,那么内心中就会形成一个空洞,一种缺失,就会急需填补,基本焦虑的形成。


如此的焦虑与不被爱不被肯定产生的不安全感犹如一股邪恶的能量,如此的负性的能量逼迫我们任何事情来缓解。但如此我们反倒沦为囚徒抑或是精神上的乞丐,我们一味地强迫性地去获得那些成功和荣誉的光环,毕竟如果停止的话,我们就会死去(落入无底洞黑洞)。


因此,患者对待症状才如此抓狂,毕竟如果他不能消除余光,紧张,脸红及任何会伤害他面子的症状,都破坏了他的光环,那么他将落入深渊。无论付出怎样的代价,他都要消除症状,又可以维系表面的和谐。当然,这也会为日后与治疗师产生根本矛盾埋下伏笔——毕竟治疗师是帮助他卸下伪装,解救被禁锢的真我,而患者却是想继续自欺来逃避冲突。


对荣誉的追求成了患者自救的方式,却也因此彻底的迷失。


对权利的正常追求来源于力量,而对权利的病态追求则来源于虚弱。对权利的病态追求,可以被用来作为一种保护性措施,以对抗自觉无足轻重会被人看的无助轻重的危险,神经症患者形成了一种顽固的,非理性的权利理想,这种理想使他相信,他应该能够驾驭一切,无论是多么困难的处境,他都应该立刻就对付他,这种理想渐渐与骄傲感联系起来,其结果神经症患者不仅视软弱无力为一种危险,而且视为一种耻辱,他把人分为强者和弱者,崇拜强者而蔑视弱者,他对他视为软弱无能的一切毫不领情。

——卡伦.霍妮


什么是真正的治愈?


真正的治愈不仅仅是症状的消除,而是真我的回归。当一个人停止内心中的战争,可以活得真实,而不再去追求理想化自我,可以接纳真我的时候,我们可以说他得到了真正的治愈。而虚假的治愈,则仅仅是症状的减轻,而非真我的回归。


当一个人可以接纳真我的时候,他就不必逼着自己什么事情都做到完美,也不必过于在意他人的看法,虽然在内心中他依然对成功有渴求,但他已经可以坦然地面对失败了。


他变得更加坚强了,坚强不是因为他可以战胜一切,而是他意识到了自己的脆弱;他变得更加明智了,明智不是因为他可以了解一切,而是他意识到了自己的无知;他变得更加真诚了,真诚不是因为他绝无谎言,而是他意识到自己也有虚假的一面;他变得更加善良了,善良不是因为他可以普渡众生,而是因为他意识到了自己丑恶的一面;他变得更加成功了,成功不是因为他所向披靡,而是因为他意识到了自己无法逃脱失败;他变得更加安全了,安全不是因为他可以掌控一切,而在于他意识到自己其实一直活在不确定性之中……总之,他成了一个真实的人,而不是一个完美的神。

以专业赢得信赖,用真诚温暖心灵

森知心理,您身边的心理顾问

欢迎来电:025-84470026 客服邮箱:025XL@163.com

姓名:
年龄:
联系电话:
邮箱:
咨询师:
时间:
留言:

相关文章

森知公众号

网站首页关于森知加入我们联系我们预约咨询意见反馈心理问答

版权所有:南京森知心理咨询    ICP备案号:苏ICP备15047179号-2

中心地址:南京市中山东路头条巷50号(逸仙名居)2栋301    E-mail:025XL@163.com

全国服务热线:

7*11(9:00-20:00)

025-84683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