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5-84470026
所在位置:首页/心理专栏/王宇

被嫌弃的小孩

浏览量:5242      发表时间:2019-10-30

被嫌弃的小孩

 

    一个人为何执念,为何幻想,为何伪装,为何逃避,为何执迷不悟,因为他内心中有伤,因为他恐惧,因为他缺乏价值,因为他不被认同,因为他真实的自己一直被嫌弃,因此他觉得自己不好,易于被抛弃,所以他只能躲在乌托邦之中,幻想自己成为一个他所不是的,一个不凡的人,这样才能逃离那个内心中被嫌弃的小孩。

    童年的经历时隔久远,所以一些人往往选择忽视,他认为自己再也不是当初那个无助的小孩,他已经是一个理性的大人,可以想开,可以看放下,也可以原谅。但事实上,过去的记忆就如同 “深水怪兽”潜藏在意识层面以下,虽然平时看不见,不过却会在潜移默化中来影响人的一生。当一个人的童年不被爱,不被接纳,他的内心就会形成一个空洞,他会穷其一生去填补,以争取自己的一席之地,减轻那种一无是处,一无所得的空虚与无助。他以为这一切是上进心,但事实上他是害怕成为他自己。

   他也许被漠视、被要求、被控制、被苛责、被打骂,被纵容、被溺爱、被抬得太高,或被不公正对待,自尊被践踏,在孤独和恐惧中体会到无助……这些过去的,其实一直都没有过去,虽然他欺骗自己已经强大到不被伤害,但这些伤痕其实一直都在他的内心中被掩盖,迟早有一天这一切就会像潘多拉魔盒一样被开启。此时,当恐惧决堤他会茫然不知所措,他以为恐惧来自于外界,其实恐惧一直潜藏在他内心深处,只是他无意识把过去封存而没有觉察。

    当一个孩子不被爱,不被接纳,不被尊重,他不会认识到这一切是父母的错,他只是觉得是自己不好,为了赢得爱,他试图做好一切,成为父母眼中的乖小孩,所以他会伪装,压抑,讨好,迎合,他会成为父母想让他成为的人,不过他唯独却丢了他自己。从小到大别人总是和他说你应该怎么做,却从来没有问他喜欢什么。因为没有得到过无条件的爱,所以他根深蒂固地觉得自己不可爱,他认为别人对他好,是因为他懂事,听话,努力,满足了别人的期待,他一直不敢相信就算自己不优秀,不迎合,也值得被爱。

    一位患者写到:“下午睡了一会,现在一点都睡不着了,觉得浑身不舒服。总是否定自己,觉得没人爱我,一直没人爱我,从来没有人会因为我是我而爱我,连我父母也不爱,我要乖,要听话,要温柔,要有涵养不可以骂人,要漂亮,要瘦,要会说话,要负责任,要独立,要勇敢,要隐忍,要勤快,要大方,要懂礼,这样才能施舍到其他人的一点爱。我怎么这么命苦,为什么每个人天生就有妈妈爱,而我没有。他们的父母不是因为孩子成绩好,不是因为孩子长得漂亮,不是因为孩子能赚钱,不是因为孩子能养老,什么都不为,就因为孩子是他生的,就因为他只是他,所以就有人爱,从出生的第一天起就有人爱。为什么我没有,为什么只要我稍微有哪里做的不好,那些口口声声说爱我的人就都会离去,为什么没有人仅仅因为我是我,不需要我多么优秀,不需要我做任何事就爱我呢,为什么爱我的人需要那么多的条件才会爱我呢,为什么想被爱这么难呢?”

    爱,是一个人成长的根基。当一个人获得无条件的爱的时候,他就可以遵从自己的内心与情感,他不必讨好与迎合,他敢于表达自我,按照自己原本的样子来与这个世界相处。他的的生活目的是为了成为他自己,而不是别人期望他成为的人。此时,他内在的小孩和他一同成长,他在内心中是相信自己的,是接纳自己的,他认为自己是可爱的,有价值的,所以他不必讨好,不必懂事,更不用证明什么。他做的一切是发自于内心的喜好,而不是因为恐惧不被爱,不被接纳。所以他不会为了别人的评判而改变他自己,他可以依靠自己而活,他越来越对自己忠诚,最终他终将成为他自己。

   但当爱成了一种奢侈,他的人生航线就注定会偏离,他的精力已经不是花在成为自己上,而是为了赢得爱,为了被接纳,为何让自己不那么恐惧。为此,他就必须对父母忠诚,而不是对自己忠诚。他必须懂事,必须迎合,必须体谅,必须优秀,结果他压抑了自己的情感,扼杀了自己的思想,他把自己藏了起来。因为这个孩子被嫌弃,所以他也开始讨厌自己,认为是自己不够好所以才不让父母喜欢,他和自己的关系越来越疏离,最终他的人生目的已经不是为了成为自己,而是为了扼杀自己,成为一个父母眼中的好孩子,成为一个易于被社会所接纳的人。他懂事,他努力,他圣洁,他看似什么都好,但他却成了一具空壳,他丢了一个人最宝贵的东西——灵魂。

   一个人失去了和自己心的链接,他整个人就好像是一个机器人,他所做的一切不是出自于真心,而是出自于指令——你应该懂事,应该努力,应该成功,应该善良,应该孝顺,应该……这些最初来自于他的父母期待与要求,最终成了他赖以生存的法则,他担心不这样做就不会被爱,就不会被接纳,他就会体验到被抛弃的恐惧,所以他遵从于“正确”,却因此失掉了“真心”。也许每个人都说他好,唯独他自己体会不到快乐,因为恐惧,他不敢按照自己真实的情感来活。

    一位患者写到:“我不能接受现在的自己,那么只能倒回去找原因。胆怯的小孩,不安的童年,缺爱的生命,在压抑中长大,用“懂事”来求生存。我从不开口索要什么,我妈最喜欢夸我的就是“特别懂事,从来不要东西,从小到大什么零食都不吃”。高考考上了一本,并且是一个热门专业,我想象过自己读到博士的样子。而由于亲戚的热心帮忙,我被军校提前录取了,专科,护理。爸妈很高兴,因为读军校不要花一分钱,还分配工作。我什么话也没说就去读了。

    你以为这样一个懂事听话又努力的好孩子从此就前途光明灿烂,走上人生巅峰了吗?武志红说过一句话:懂事,或是很深的绝望。一个什么都好的人,却是一个没有生命力,全身散发着哀怨之气的人。十岁那年,大舅带着我和表弟一起上街玩。他本打算买两袋葡萄干,表弟拿了一袋,我却一再拒绝。在我的意识里,这是礼貌,是懂事,是应该受表扬的。大舅把另一袋葡萄干拿起又放下,正好他也舍不得那2块钱,他哪里想象的到一个十岁的孩子已经有这般复杂的心思。表弟快乐的一边蹦一边吃葡萄干,我内心受伤的种子却生根发芽。这种模式在我生命里总是重复上演,我认为自己那么好,那么无私,却一再被人辜负。

   没受过肯定的人就是这么没自我,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对于快乐只敢远观,不敢亵玩,不是贫穷和自卑那么简单,而是陷入无爱的绝境。无论在世俗中已经得到了什么,我始终在人群边缘游离,在快乐边缘游离。”

   懂事,或是很深的绝望,对无爱的绝望。一些患者从小顺从,从不任性,别人都认为这是一个优点,但这不过是一种套路,就如同驯兽师下面的动物,他从小就知道怎么做能让周围的人高兴,他的心思不再是一个孩童的单纯,他已经为了活下去而变得复杂。所以懂事的小孩未来并不是一片光芒,而是从此变得迷失,因为就算他不再顾忌自己的感受,他也只会被不断地辜负。试图救赎自己的方式,最终成了他解不开的枷锁。

    小孩是最无助的一类人,他需要周围人给他安全感,让他相信他是有价值的,值得被爱的。不然,他就会自觉无足轻重,也会觉得自己易于被抛弃,不可爱。此时,他的内心就会充满恐惧,缺乏安全感,他所做的一切也不是出自于兴趣,只是让自己感到安全。因为他太弱小,太卑微,太无助,他太害怕了,所以他必须做点什么把自己裹进一个安全的壳里面。很多时候他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内心中隐藏着如此深的恐惧,他以为自己的人生道理是自由意志的选择,他并没有觉察到,一直是恐惧在左右他的人生。

    当恐惧成为一个人的人生动力,而不是爱,就会让一个人变得偏离。他对一个人好,并不是因为喜欢这个人,而是怕别人讨厌他;他做一件事不是因为感兴趣,而是为了成功与认可;他道貌岸然,不是因为品德,而是为了维系形象。其实,就算他成功,他也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因为他所做的一切并不是目的,只是手段,他并不真的爱他所做的事情。

    所以,一些在社会评价中的成功者来治疗的时候,他竟然谈到,每个人都认为他应该快乐,不过他就是快乐不起来,他不明白那些不如他的人为何比他幸福。一个人的幸福来自于他做着他喜欢做的事情,他爱着他所爱的人,他做这一切并不是为了证明自己伟大,也不是为了赢得别人的赞美,这一切就是目的。就好像一个画家的快乐来自于画画本身,如果他的快乐来自于功成名就,一览众山小的虚荣心,想必他绝不是真的喜欢画画,他只是在利用画画,也绝不会在绘画中找到乐趣。所以,单纯的人更容易快乐,他只是喜欢他所做的事情,并不是利用这些来填补自己内心的空缺,或来抬高自己的地位。

    但有太多的人因为缺乏真正的爱,所以他总是试图在其他方面找寻,比如,他试图讨好别人,让别人来爱他;他试图挣很多的钱,以赢得尊重;他试图维系圣洁,以自欺超凡脱俗超……这一切虽然可以给他被爱的幻觉,给他安全的错觉,但最终只会无所得。毕竟一个内在缺乏对自我的爱与接纳的人,他是不会在外在找到,外在能找到的不过是一种虚荣心的满足,绝不是对真实自我的接纳。他爱的依然只是幻想中的完美,而不是现实中的他自己。无论他取得了多少外在的成功与认可,在内心最深处,他依然是那个受伤的小孩。
    一位患者写到:我的安全感太差了,小时候爸妈吵架,妈离家出走,怕他们离婚或者没有妈我无法生存,所以幻想神佛保佑全家,这样我才有安全感。爸爸的苛责简直就是非人的,我总是被打骂,感觉什么都是我的错,都是我不好,所以我小心翼翼,不敢越雷池半步。爸爸是有爱的,只是他的爱给的少……第一次无比深刻地领会到了恐惧对我人生以及整个成长历程的决定性支配作用。可以这么形象地比喻,我人生开始的种子,就叫恐惧,一切悲伤的故事,以此为中心展开。

    从此,在生活中他小心翼翼,不能犯错,压抑情绪,带着面具生活。看似他做的一切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其实他就和一个被绑架,被威胁的人没有什么不同,他做的一切只是因为他太害怕了。他做的一切不过是为了换取爱,换取安全。

   他只是一个孩子,他不被爱,不被肯定,他认为这一切都是因为自己不好,他幻想如果自己变得更好,做对,懂事,就会让身边的人接纳。所以会努力迎合父母,成为一个他们眼中希望自己成为的人,就算这一切只是假装,他也会一直表演下去。正如《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的松子,从小缺乏父爱,父亲只爱生病的妹妹,有一次她看小丑表演能逗的父亲笑,从此之后,她养成了一紧张就扮鬼脸习惯,只有这样才能让父亲开心那么一下。就算她一直努力成为父亲眼中的好女孩,最终她依然没有换回父亲对她的爱。她一直觉得自己是被嫌弃的,不值得被爱的,她的生命依然轻的犹如一根羽毛,因此往后余生她都一直在找寻爱。

    一位女性患者就如同松子一般,从小父母离异,因此她从很小就懂得体谅妈妈,照顾妈妈,在情感上她好像是一个大人,而妈妈像一个孩子。因为妈妈爱慕虚荣,因此她把挣的钱都给了妈妈,也尽量满足妈妈的一切要求。不过就算如此,她在妈妈那里依然一无是处,得到的依然只有指责和埋怨。但她依然相信妈妈是爱自己的,一切都是她的错,是她做的不好,她认为如果再努力一点,结果就会不同。直到有一天她因为抑郁住院,妈妈却没有来看她,别人说她需要关心,这终于触动到了她。此时,她才明白,妈妈一直都没有爱过她,只是把她当成了维系虚荣和自恋的工具。所以当她抑郁了之后得到的不是关心,而是嫌弃,妈妈当着别人的面说她废了,希望都放在妹妹身上了。这彻底刺破了她内心中那被爱的幻想,他感到自己轻的好像漂浮在空中,连活下去都没了勇气。

    不管她多么努力变得更好,强大,一个不被爱,尽是被嫌弃的孩子,他的内心一定是自卑的,觉得自己不好,而这种自我的嫌弃并不是因为他那一点不好,有时他自己也说不清来自于哪里,而是一种弥散性的,就类似于你就是不好的,不应该的,是一片阴云,不被人接纳。而如此根深蒂固的“生而为人我很抱歉”会导致他人生的全面扭曲,他就好像一个夹着尾巴的怪物,他只是假装成了一个人,他生怕漏出马脚,让别人看穿自己一切的伪装,让别人发现原来他内在什么都没有,或就是一个怪胎,所以他总是躲在面具的背后。正如一位患者谈到在他7、8岁的时候就不敢见人,来了生人都躲在床下,他谈到一来因为家里穷,二来因为父母从来都没有觉得他好。所以长大之后他依然是把自己躲起来,此时当然不是躲在床下那么简单,而是躲在面具的背后。他塑造了一个全新的人格,一个圣洁的,成功的,完美的神,他躲在这个面具的背后,他就以为自己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被嫌弃的可怜虫,他从此走上了人生的正轨与巅峰。不过这终归是自欺,毕竟这一切是他幻想出来的,而不是真实存在的。所以他恐惧现实,因为在现实中他依然如常人一样会失败、有猥琐、有不足、被伤害,被否定,被嫌弃。所以他一直都逃避现实,而一旦活在现实中,他就会发抖,体验到深深的无力与恐惧感。虽然他现在已经长大了,不过内心中的一部分他一直都不敢碰触,他依然不能依靠真实的自己而活,他只能活在他幻想的强大当中,因为这样他才觉得自己不会被伤害,不会被排斥,更不会被抛弃,就算这一切只是一种幻觉。

    因此,一些人一直卡在童年的痛苦中,虽然他已经是一个大人,甚至已经为人父母,不过他的内心却一直没有长大,他的内心依然住着一个小孩,这个孩子并没有因为岁月而成长,他依然是那么无助与恐惧。他恐惧,他不安,他想逃避,所以他一直试图让自己相信,这个小孩已经不在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坚强,勇敢,乐观,自信,一个无比强大的人。所以一旦这个孩子出来,就会把他吓坏。他恐惧这个孩子,就好像恐惧一个幽灵,他终其一生为了摆脱他,不过却依然逃不过。其实原本他可以和这个孩子做朋友的,原本他是可以更深入理解和体会这个孩子,不过经历了很多事情,让他没有了这个机会。

    不是他想要这样,而是不得不如此,毕竟岁月虽然让以前的记忆变得模糊,但恐惧却一点都没有褪色,毕竟对于孩童来说,他的父母就是全世界,他父母的价值观就是这个世界的法则。如果他的父母认为这个孩子不优秀,无价值,不可爱,是一个令人失望的人,那么就算他表面上反抗,内心中依然会潜移默化认同这一切,在内心深处他会认为自己就是很差,就是不应该,就是令人失望。他在内心中早已经内化了父母的价值观,而日后的经历不是推翻,只是不断地验证(人总是看见他相信的东西,忽略那些与之相悖的东西),在他的内心中坚定地认为,整个世界的人都是这样看的,都秉承和他父母相近的价值观,如果他做不到父母所期待的,那么他也终将被这个世界所抛弃。

   一位患者写到:“我从小因为经常被父母的否定,导致现在不管干什么,老是想到父母看不起我的那表情,觉得什么我都不懂,都做不好,也是个不让人喜悦的无趣不活跃的人。所以即使现在我已经结婚,当了妈妈,可是我一直都活在自我的幻想中,记得之前的网名就叫“幻想”,我一直幻想自己肯定会出人头地,一直幻想我肯定会变成父母喜欢的活跃开朗的,又机灵心眼多的样子。可是直到现在我还是个没有智慧的人。我没有朋友,我也很想交朋友,可是又怕朋友也会因我的无知和不开朗活泼而离开我。还怕让别人知道原来我不是他们所认为的样子。到现在我心里一直还是恨我的父母,即使我现在也是一直很孝顺他们。他们在我童年时把我的心灵给治死了,导致我到现在成为了中年人,还是活的这么的痛苦。现在出去和别人说话时,都要提前把自己的面部表情调整好,不让别人看出来其实我就像我妈说的很傻,不会和人打成一片,不会说话的样子。我想做回我自己,可是我又怕做回我自己,怕别人不喜欢我了……”

    想做回自己,但又怕做回自己,是很多人心中过不去的坎。他知道自己永远都达不到父母期望的样子,但他不敢放下,更不敢活出自己,毕竟真实的自己在父母眼中是那么笨,无知,被嫌弃,被鄙视,所以他担心父母是对的,他真的就是那么没用,所以他一直都不敢以本来的面目见人,他只能以伪装的自己和别人相处。此时,他担心的不仅是被父母嫌弃,他更担心被全世界,全人类抛弃。所以就算他长大了,明明可以依靠自己而活,不过他却不敢,在内心深处他依然是一个孤立无助的小孩,他只能依赖伪装的完美而活。

    此时,他就好像一只生活在狼群里的羊,他必须小心翼翼,不漏任何马脚。所以当有人不喜欢他,当他犯了错误,当他不能维系完美形象的时候,他就会及其恐慌,在乎每个人的眼光,就好像所有人都在看不起他,可以伤害他,他就好像一只在案板上的猪,任人宰割。最严重的时候他甚至会产生被害妄想,认为每个人都要害他,都要伤害他,他没有一丝安全感,他不相信任何一个人。当然这并不是说周围人真的可怕,而是他不相信任何人,不相信别人看穿了他的面具后依然爱他,接纳他,认可他。他的童年的记让他相信,一旦露出马脚,就会被立即生吞。所以,就算他在生活中与人为善,笑脸相迎,但他内心中一直都处于戒备状态,他不敢讲心理话,不敢表达真实的情感,怕别人知道就不喜欢他了,所以他一直都带着厚厚的面具。

    这种恐惧已经深入到骨髓,并不是几句好言相劝或鸡汤可以摆脱。毕竟如此的恐惧的形成是漫长的,似乎也经过“实际”的验证,所以他越来越相信这一切,他也带着如此的有色眼镜来看待这个世界,并相信这就是这个世界的规则,他只能服从,别无选择。他的出路似乎只有一个,让自己完美,让自己优秀,让自己圣洁,让自己不犯错误,那么别人就没有伤害他的机会了,所以他总是会逼迫自己做好,讨好身边每一个人。不过越是要求自己做好,就越是恐惧自己做不好,他担心别人看穿她,发现他就是一个空壳,看到的是一个“为零的自己”。

   一位女性患者和别人聊到关于母爱的话题,不过她大脑一片空白,因为对她来说他很少体会到妈妈的爱,只有要求和控制,她必须优秀,必须努力,必须成功,她的想法从来都没有被重视,她的情感从来没有被尊重,她一直都做正确的事情,取悦母亲,之后取悦这个世界。他谈到和母亲的关系就好像两个人设的关系,一个是妈妈,一个是女儿,而永远都不是两个人真实的人。她也从来都没有被当成一个人来尊重,慢慢地他也就忘记了还有个东西叫自我。

   他不敢接纳自我并不是孤立的存在,在这背后是一个综合体——童年各种否定,伤害,经历,痛苦,记忆的综合体。这一切就好像是一种负性的能量体,散发着令人不寒而栗的力量。与其说他不敢接纳自己,不如说,他不敢直视他遭遇过的伤害。一位患者要当众发言,他谈到虽然别人也紧张,不过他体会到的是惊恐,当众发言对他来说就好像当众裸奔一般。而演讲过后他整个人虚脱了,一点劲也没有,不过他体会到了一点东西,他意识到,从小到大,父母都没有肯定过他,接纳他,哪怕一点点没有。他是不被认可的,因为没有达到父亲的要求,父亲好像毛主席那个时代的人一样,一点坏的都没有,全都是好的,一点点缺点都无法接受。他想明白了自己为何会恐惧,这次看的更清楚了,他谈到真实的自己一点都没有,从来都没有被认可,从来都没有在这个世界上存在过——没有被看见,也没有承认。别人一直被肯定,靠自己成长,而他只能靠幻想活着,他一直活在假的自己当中,所以面对真实的自己就好像要死了一样,这种恐惧异常的真实,强烈,好像从楼上往下跳的感觉。他终于知道自己为何活在强迫当中了,因为面对现实的恐惧是症状的十倍,所以他才一直停留在症状里。

    对于孩子的期望和失望,其实都不过是父母的欲望在孩子身上的投射。但对于孩子和父母之间,这样的东西几乎就是致命的。因为在孩子的心里,父母等同于一切。孩子也会将父母对我们的所有反应都内化在自己的心里,成为自我的一部分。

   所以,最可怕的在于他内化了父母的价值观,从一个受害者,变成了一个施暴者。他要求自己聪明,优秀,能干,圣洁,不然他就无法接受他自己。他还会把这一切投射到他人身上,认为别人也是这样认为的。虽然他也想放过他自己,原谅他自己,不过他不敢,他认为这样的自己无法生存,也无法被接纳。一位患者写到:王老师我要是按本来的自己去生活我还能被社会所接纳吗,被周围人所接纳吗?不知道该怎么办,小时候就很无助,只有把自己想的很重要,一直靠假装强大生活着和活下来,现在你要我去生活和表现本来的自己,我会不知所措,会有种被周围人生吞的感觉,看不起,不重要的感觉会扑面而来,因为我一直认为你没成绩别人不会理你,你没价值别人不会看你一眼,好人没用,我现在一无所有,要从头来太难了……

   这个世界足够大,足够装得下每一个人,只是一个人的心太小,小到连自己都装不下,之后他又把这种想法投射到外界,认为是别人看不起他,其实生吞他的不是这个世界,也不是别人,而是他的父母,及他认同了父母的价值观——不优秀不能活。所以,一个女孩谈到,当她走入社会,发现别人的价值观和妈妈不一样的时候,她很诧异,原来也可以这样,之后他生活的圈子慢慢比之前扩大了。

   也许,他已经长大了,父母也不在他身边,不过他内化的价值观就如同一个暴君一样在他的体内。这个暴君像极了小时候父母的口吻,当他没有在学习,没有在提高的时候,就会批评他浪费了时间,并且恐吓他如果不进步,就无法在这个世界上生存。这个暴君俨然成了他的主人,而真实的他自己则成了奴仆,他早已经丧失了生命的主导权,因为他太弱小了,他不敢违背,不敢依靠自己而活。而这个暴君也同样会破坏他的亲密关系,当他的孩子,他的爱人没能达到它那理想化的,完美化的标准的时候,他也充满愤怒,满是嫌弃。这个暴君替代了父母的角色,一直在鞭策他,督促他,否定他,恐吓他,让他不能面对本来的自己,只能逼迫自己变得更好,更好,更好,永远都没有尽头,所以他永远都不会对自己满意。最后,他自己终于成了伤害与扼杀自己的刽子手。

    当然,一些患者并没有在情感遭遇虐待,在生活中也被照料的很好,不过他获得的爱却是一种有条件的爱,他父母虽然表面上爱他,但他其实不过是维系父母虚荣心的工具罢了。所以,他获得的其实是一种虚假的爱,他父母爱的并不是真实的他,而是父母想象中的他。一位患者写到:爸爸是一个喜欢炫耀吹牛,自夸,争强好胜的人,不能说对我没有爱,只是爱的表达方式不对。我爸爸自己没本事,可是老是喜欢拿我去炫耀,在他眼里,我仿佛生来就应该是做大事的,我就应该是成绩优异的,他认为只有全校第一才有活着的价值,其他全都去死好了。所以,我读书好累,我读书就是为了证明我的优秀,而不是为了获得知识。印象中最让我心寒的,是初三一次家长会后,班主任说我成绩一般,上重点高中基本不可能。那个晚上,我看他默默的在床上睡着了,破旧的裤子上全都是补丁。那一刻,我认为,一切都是我自己不用功造成的,我为什么不努力,为什么不是第一,我这样是不行的,是可耻的。我从小就有这样的使命感,一旦自己不优秀就觉得对不起他。

   孩子无形中成了父母的拯救者,他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父母高兴,他承载了太多来自于父母的夙愿,这些最终成了他不可承受之重。也许他的父母本身就不被爱,内心中有创伤,所以需要填补。而父母的创伤却没有在他这一代终结,却传递给了下一代,让下一代也背负了拯救他的重担。此时,孩子就没有机会成为他自己了,成为自己是可耻的,他必须成为那个可以拯救父母与家庭的人。所以他放弃了他自己,但他却没有觉察,以为他就是他自己,现在的人不过是一个冒牌货。

    一个女性患者做过这样的一个梦:梦到爸爸要强奸自己,而妈妈却无动于衷。她谈到这个梦反映了自己对他们的恨,首先,因为妈妈耳聋,所以很多东西都不懂,也不管,所以她很无助。而另一方面,虽然继父没有强奸她,但却从来没有正眼看过她,当她是空气,更谈不上会尊重他的感受。在这里家里他没有得到哪怕一丁点的爱与温暖。

   说着说着,她浑身颤抖了起来,她意识到其实从小达到他们就从来没有把她当人来看。所以从小她就没有安全感,害怕黑,鬼,开灯睡觉,灯灭自己就会醒。她把太多的伤痕,委屈,无助都封存了起来,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女强人的面具,从16岁之后她就没有花过家里的一分钱,她从来不求别人帮忙,发病之前她认为自己是一个非常强大的人,而现在才发觉原来自己是如此的脆弱。其实她一直都躲在一个由强大和无畏编织的壳当中,她不敢直视自己脆弱与不堪回首的童年。虽然她已经长成大人,不过却总是梦到回到之前的老房子,她不知道回去干什么,那个房子没有门窗,但还是要住在哪里。她不知道为什么总是会做回老房子的梦,直到她看了东野圭吾的《从前我死去的家》,她才明白其中的原因,之后她一个月都不舒服,觉得自己童年背负的太多,并且真正的她其实早就“死在”了当初的房子里。

   童年藏着成人的许多秘密。东野圭吾《从前我死去的家》,是对童年的一次追寻之旅。仓桥沙也加想不起童年的事,她五岁以前没有留下一张照片,而所有的照片都没有笑容,更可怕的对儿子充满厌恶之情,常有家暴的倾向,她觉得自己有严重的问题。父亲死后留下地图和钥匙,而他曾以钓鱼的名义偷偷外出,这给她巨大的好奇。于是找到前男友相约一起前往探寻。沙也加和前男友来到记忆里的那幢房子,却发现房子里的时间定格在了十一点十分,而她自己的记忆却消失了。为了找回记忆,找到真相,两人在这座房子里不断探寻,最终却得知了一个悲伤的故事。其实真正的沙也加早就死了,而现在的沙也加,其实是另一个女孩小美,在顶替沙也加的角色在生活。可是她却失去了关于小美的记忆……也许是因为那段记忆过于痛苦——父亲的家暴与侵犯,哥哥放火烧了这个家,她以仓桥沙也之名到了宁姨的家里。这一切不是常人能够接受的,记忆因惨痛的过去而被抹去。这座房子帮她找回了那段记忆,才让她明白,自己其实早就死了。

   事实上,很多人都有这样一个从前的自己死去的家,只是他们不愿意再见到自己静静躺着那里的尸体,所以假装没发现罢了。

  一位读者写到;“童年时期没有得到过亲人的爱,以后也不会懂得怎样去爱自己的孩子。或许没人觉得我的童年缺乏关爱,但我自己知道:我从来没有体会过被宠溺和疼爱的感觉。自己最渴望的理解和倾诉的爱,从来没有得到过满足。幼年的生活中,有衣食住行的关心和照顾,有在学习和成长上的监督和敦促。但是情感上的倾诉被无情地抹杀,心灵深处的交流被冷淡地回绝。所以虽然现在心中再有千言万语,宁愿在心里百转千回也不愿意对人吐露半分。这本书就像是我的那栋老房子,经由对它的探求我明白了自己那种缺失感、空虚的来源,人格健全的人看书是为了自我充实,而有缺陷的人看书,有时是为了自我救赎。有的时候我们从书中看到了没有看见过的世界,而有的时候,也看到了没有看到过的自己。有时候遗忘是一种解脱,但是再想起来时会是痛苦但更多的是那潜藏心中的真相。

 

    你压抑了人性,却骗不了自己。虽然那个被嫌弃的孩子被遗忘,甚至是被埋葬,但他其实一直都在,在等待这你看见他,虽然他一直不被理解,不被认可,不被接纳,但他其实很无辜,毕竟他才是真正的受害者。他没有做错过什么,却被嫌弃,就算他做错过什么,他也只是一个孩子,也值得被原谅。

   阿德勒曾说,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迷失自我的人是可悲的,虽然他不断地在救赎自己,却一直都在错误的方向上,所以他找回的并不是真正的自己,而是一个幻想,一个梦。如果不能看清楚这一切,在自我救赎的路上只会南辕北辙。找回自我的路只有一条,那就是接纳那个被嫌弃的小孩,而不是继续远离他,恐惧他,抛弃他。

   但这一切并不容易,当一个人内在虚弱的时候,就容易被心魔蛊惑,心魔欺骗他可以给他价值,被爱,地位,金钱,任何他需要的东西,但前提是出卖他的灵魂。这一过程相当可怕,就好像邪教洗脑如出一辙,一旦这个人陷进去,将迷失心智。所以,救赎自我就是一场战争——与心魔的战争。

 

以专业赢得信赖,用真诚温暖心灵

森知心理,您身边的心理顾问

欢迎来电:025-84470026 客服邮箱:025XL@163.com

姓名:
年龄:
联系电话:
邮箱:
咨询师:
时间:
留言:

相关文章

森知公众号

网站首页关于森知加入我们联系我们预约咨询意见反馈心理问答

版权所有:南京森知心理咨询    ICP备案号:苏ICP备15047179号-2

中心地址:南京市中山东路头条巷50号(逸仙名居)2栋301    E-mail:025XL@163.com

全国服务热线:

7*11(9:00-20:00)

025-84683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