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5-84470026
所在位置:首页/心理专栏/王宇

这不是你的错

浏览量:4563      发表时间:2021-11-30

这不是你的错


在所罗门曾有这样一个故事,原著民砍树不是用斧子的,而是一群人围着它狠狠咒骂,不久后树就会直接枯死。神经症患者也如同一棵树,他在童年没有被很好地关爱和呵护,更多的是被不停地要求与苛责,可想而知他是多么无助与绝望,所以真实的他就慢慢“死掉”了,取而代之的是幻想中的自己成了生命的主宰,他把灵魂出卖给了魔鬼以换取救赎。

在不同的家庭文化中总会有各种规则与评判,比如,优秀还是不优秀,完美还是不完美,有价值还是没有价值,有用还是没用。此种评价如果是针对于物品还好,毕竟物品没思想和情感,虽然人对普通的树木及名贵的树木有不同的标价,但对于树木本身来说没有任何影响,因为它们都是造物主的杰作,在地球上能存活至今,它们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一旦这种评价与分类是针对有生命和思想的人,那么就会产生根本性的影响,毕竟人不会和植物一样无动于衷,尤其是在一个孩子慢慢形成对自己及这个世界认知的时候。父母涂抹上的“颜色”会影响到他对自己,他人及这个世界的根本性的看法。这种看法一旦形成就极难改变,他就好像带着滤镜一样,只愿相信自己所认为的“真相”,而不同的结果只会被他忽视。例如,在父母眼里你是好的,可爱的,合格的,那么在内心深处你也会相信自己是好的。但当你在父母眼中是废物,是一个没用的东西,那么你也不会相信自己是有价值的。这一切就如同难以逃脱的诅咒,会深植到一个人的潜意识之中,也许平时不会意识到,但却潜移默化地在影响和左右人的一生。

虽然日后的经验会对早期的影响起到修正作用,但很可惜,这种情况少之又少,因为一旦带上有色眼镜,那么你看到的,你经历的,都已经被扭曲。就好像一个自卑的女孩,虽然身边有很多对她好的朋友,但她并不会因此认为自己是可爱的,有价值的,反倒认为这是别人对她的同情。虽然这只是她自身想法的外在投射,但她坚信这个世界就是如此,自己不够优秀就会被看不起,她会认为别人喜欢她是因为不了解她,一旦了解她就会立即远离她。她以为自己看到的是事实,但实际上她看到了只是她愿意相信的部分。

父母的不接纳不仅会影响他看待自己的角度,也会最终影响他人生方向与道路的选择。就算他可以取得成功,获得赞美,用优秀和别人的夸赞来向父母证明自己,但这依然是可悲的,毕竟他依然没有获得真正的安全感,他知道父母爱的是他的外在,而不是内在,他害怕失去这一切外在的光环,进而失去这种有条件的爱。所以,一位患者才会问妈妈:如果我不优秀,你还会爱我吗?而得到的答案却是:只要努力就能成功。而这句话也间接地给出了答案,他妈妈爱的依然是优秀和成功。所以,他不敢放弃对成功的执念与神一般的幻想。

此时,他如何能以真实的自我与这个世界相处?他必然会带上伪装,必然心存恐惧,一个不爱自己的人,是不会相信这个世界对他是接纳和包容的。一个没有被善待过的孩子,对这个世界充满了不信任,对自己充满敌意,他为自己建立了厚厚的铠甲,用以保护自己。

一位患者写到:我知道我不是爸妈理想中的样子,如果我不去迎合,那么就无法得到他们的接纳。缺乏原生家庭接纳的我没有任何底气违反,哪怕违反了也带有愧疚,因为我始终缺的是那个接纳,这像一个没有尽头的洞,我回不到那个原点了。如果把最开始的原生接纳比作孩子的免疫系统,我没有,开始就没有的,您明白吗?

一次我看女儿的照片,看她纯真的眼睛,她是那么小,而她看到的世界,或这个世界是怎样的,她是怎样的,完全是与我的互动中来。她只有和我的互动才能知道这个世界规则,她是好的还是坏的,是值得爱,还是不值得爱的。

但如果我是错的呢?如果我没有看到女儿的美?如果我向她传递了错误的价值观?如果我没有发现女儿的价值?如果我把自己的人生夙愿施加到了女儿身上,而那不是她想要的,如果我连自己都不爱,怎么懂得去爱她?女儿将如何走出我给她挖的坑?

一个男孩写道:现在我仍然无法面对自己是一个懦夫,我只想逃避。在公园里面我看到一些中年男性,他们在公园唱歌或荡秋千,我都理解不了,他们为什么可以悠闲,我根本不知道人可以悠闲,对我来说那样的人都是“废物”。我在想,如果我三四十了,还在公园里面唱歌荡秋千,我爸没有死,他肯定骂死我。小时候我很崇拜他,长大了讨厌他,现在却成为了他。以前的人生不敢面对,余下的人生不敢去想,似乎每一件事都完不成。好绝望,好像要窒息了。

在咨询中我经常会碰到一些父母,他们非常焦虑,不相信自己的孩子,孩子在他们眼中就是不合格的,不正常的。而他们说起来的时候是那么的认真,一本正经。当我听见他们这么说的时候我真的很震惊,甚至怀疑孩子是不是他们生的,他们没有从心底里接纳与认可这个孩子,而相反是从骨子里嫌弃自己的孩子,如果孩子可以调换,想必他们不会犹豫。当然,也许他们自身就是病人,他们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却坚信一切都是孩子的错。对于孩子来说,无时无刻不感受到来自于父母的嫌弃与恶意,他如何能接纳自己,如何认为自己是好的,有价值的?

一位妈妈在儿子每次咨询前总会先和我沟通十分钟,就算她不来也会给我写一页纸,上面会写满她发现的孩子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方面,但我的第一反应并非是这个孩子问题很多,而是他妈妈有一双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似乎在她眼里,儿子就没有好的地方,都是问题,都需要改。

不被接纳的孩子并不会认为是父母不好,他会自然地认为都是自己的错,是自己没有符合父母的期待,是自己没用,让父母失望了,他天真地以为自己更优秀,更懂事,更强大,父母就会爱自己,接纳自己了。因为被爱的需要,他不得不成为父母生命的延伸,为了他们的期待而活。但这样的结果却是他因此走上了错误的道路,来自于原生家庭的羁绊会成为一生的枷锁。

在传统观念里,“让父母不开心”几乎等同于“不孝顺”,这个罪过太大,很多人都会妥协,妥协的代价就是“放弃成为自己”。因为成为自己,按照自己的意愿而活,与顺从父母,按照父母的意愿而活,一定会发生冲突,最终他们失去了真正“成人”的机会,并且将父母的期待凌驾于一切之上

脐带有两种,一种是生理上的,一种是精神上的,而生理的脐带从生命的降生的一刻被剪断,而精神的脐带则不确定,有的人在青春期慢慢剪断,有的人成年期或一生都不曾剪断。

这里存在两种原因,一种是父母的,他不想和孩子剪断,他想控制孩子,让孩子成为他的一部分,而不是让孩子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另一种是孩子的,为了获得爱,为了让父母高兴,也因为恐惧产生依赖,所以他也不想剪断。而一般而言这两种情况会同时出现,所以精神的脐带就一直存在,结果孩子就永远无法用自己的眼睛来看这个世界,无法拥有他自己的人生的追求与期待。

“一切都是我的错“”也包含着救赎的意味,毕竟错了就要改,改了就是父母的好宝宝,就可以得到父母的爱。所以患者宁愿认为是自己不好,是自己不乖,是自己不懂事,这样他还有希望,还有机会,就可以不被抛弃,就可以不卑微,就可以找到存在的意义。

一位患者写到:昨天做了一个梦,梦见我买了一个设计很好看的垃圾桶,我爸表扬了我,说我会生活。同时他又把我买的另一个东西拿走了觉得没啥用。我醒来后很难过,为什么这么小的事情我都在寻求着他的认可。

一些患者也试图和父母交流,谈到自己的问题和原生家庭有关,但父母却不愿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只是把这一切归因于遗传或孩子本身意志力薄弱。一位患者这样写到:父母的思想越扭曲,孩子的思想就越扭曲。过年的时候我跟爸爸说,我心理问题完全因你而起。他说不是的,我对你和你姐你弟弟都一样,他们现在不好好的,跟你说实话吧,你小的时候就比你弟笨,你也别嫌我说实话,小时候我就感觉你不一样,你比其他孩子要笨很多,所以你才会有精神病,你小的时候性格就小心眼。过年给他打电话,他好像还挺爱我的,他还哭了,他是很少哭的。现在想起来,他哭到底是因为他爱我,还是因为,我实现不了他的梦想,反而成了无用之人。

对于幻想被爱的孩子来说,就算他知道这种爱是有条件的,就算他知道父母有不正常的地方,他依然会努力迎合父母,努力成为父母眼中合格的人,因为情感上的连接让他无法对父母的期待无动于衷,但结果却让自己陷入泥潭。

一位女性患者的爸爸是做老师的,且固执迂腐,而他教育女儿要善解人意,识大体,懂事,优秀,上进,虽然这些连他自己都做不到,不过同样做老师的妈妈却说教育就要往好的方面教育。结果这一切不但没有让女儿更好,反倒让她崩溃。当她不优秀,没有考上一本的时候,爸爸几年不和她说一句话,而当她和异性出去吃饭晚一点回来,妈妈就会不停地唠叨。她后来才意识到,这看起来似乎是关心,但实际上却是控制,生怕自己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给他们丢人。妈妈一直都在盯着她的一举一动,妈妈的心思都在她身上,并且还可以为了她去死。但这种母爱却太过沉重,让她喘不过气来。

所以,她不能有缺点,不能犯错,就算抑郁也要表现的阳光,要比正常人还要正常。别人心情不好可以发泄,但她不能,讲话都需要思考,不能让别人有不好的感受。因为她的生命不是她自己的,是父母的,为了维系父母的面子与虚荣而活。

因为把做一个“好女人”的要求内化,当她做不到这一切的时候就会陷入到自责与自恨之中。严重的时候她会认为别人都看不起她,都嘲笑她,甚至想要伤害她。虽然这一切都是她想象出来的,不过也在情理之中,毕竟一个连自己都讨厌人,怎么能期盼别人对他是接纳与包容的。

许承杰执导的电影《孤味》就很好地诠释了掌控欲过强,要强的妈妈,是如何把爱变成为一种伤害的。

林秀英因二十年前丈夫的离家出走,她一个人拉扯大三个女儿,从一个艰难的小摊贩,到成为台南赫赫有名的餐厅老板。不过却在她70大寿当天接到丈夫离世的噩耗,在替这位有名无实的丈夫筹办丧礼的同时,令她不得不再次面对内心埋藏已久的怨怼……虽然她把自己所有的精力都花在了女儿身上,都为了如何更好地照顾这个家,但在女儿的内心中却有着对母亲太多的积怨与愤怒。

大女儿乳腺癌复发,她不敢告诉母亲,直到母亲不小心知道时,她一下戳破了母亲的真实想法:你真的能给到我需要的关心吗?你不能,你只是想知道发生在你女儿身上的每一件事,只是想让每件事都在你的掌控之中,然后继续责怪我的不听话,我一个将死之人,为什么连一点卑微的犯错的权利都不能有?

二女儿的人生从小到大被母亲安排得妥妥当当,不管是不是她本意,母亲都努力地赚钱,供她考台北最好的医科大学,这才有了女儿今天看似光鲜亮丽的医生工作。但只有女儿心里清楚,母亲这样安排并不是为她的将来,而是因为早年与家人断绝往来的小舅是医生,她这样做只是为了带她去走亲戚在他们面前露把脸。基于自己痛苦的成长经历,二女儿阿瑜坚持要把自己的女儿小澄送去美国读书,为的就是不再像她一样过被安排好的人生,以便她将来能有自己的选择。

三女儿佳佳出生最晚,受到林秀英与丈夫的影响最少,但她也有自己的困惑,母亲一直以她将继承自己的餐厅为荣,殊不知这其实正是小女儿的困扰,而每当她想反抗,母亲总是以“我这都是为了你好”作为回答,佳佳若还想反驳,林秀英就会以泪洗面,搬出自己这几十年在她们那个没良心就知道往外跑的老爸走了以后,是如何含辛茹苦一把屎一把尿地把她养大,让佳佳无话可说。

当一个女人的牺牲有多伟大,且因为自己的牺牲才有大家的今天,所以你们的人生必须听我口令时,如此重压之下,丈夫的逃离似乎成了一个必然。早年间,丈夫毕生的理想只是想当一个小警察,但秀英不甘于此,她想做生意想赚更多钱,逼着丈夫辞职做买卖,可他不是做买卖的料,导致秀英不满开始对他讥言讥语讽刺交加。那之后,丈夫从林秀英身边逃走,跟一个女人定居台北再没回头。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管是丈夫还是孩子,没有人愿意在别人的掌控之下生活。这部电影把在这样一个家庭里的母女关系,讲的那么真实,那么的贴近生活。林秀英是一个悲情的母亲,丈夫走后,她一直憋着一口气,她把自己都燃烧殆尽,然后向外人展示她的丰功伟绩。可这样的付出本身就是一种压迫。被动接受的女儿们,感受不到被爱的幸福,只会产生愧疚,自责甚至是逃离的念头。俗话说,大恩如大仇,当恩情太重时,被施与恩情的人,永远都难逃被控制的命运,尤其是当这种恩情,是通过牺牲自我的方式来给予时。

“我对你那么好,你竟然不听我的话”。一句话就能把所有的不合理要求变得合理。所以,不要在别人的心中修行自己,在自己的心中去强求别人。

每个人都承载了父母的伤痕,夙愿,记忆,价值观及没有实现的人生追求,孩子无形中成了父母的拯救者,所以一位患者发出,是救自己还是救母亲的感慨。这种情感的羁绊让他难以抉择。

所以,认清父母的神经症,认清父母在爱名义下,剥夺了自己成为一个人的机会,把自己变成满足他们神经症需要的工具,是接纳自己,活出自己重要的一个环节。

真正关心你的人并不会在乎你是否是名牌大学,好的工作,一个月挣多少钱,而是在乎你是否快乐和幸福。但病态的父母却把焦虑投射到孩子身上,他们不相信孩子,生怕孩子不好,生怕孩子比别人差。其实,在焦虑的背后实际上是划了一条线,这意味着你达到这个要求才是好,没有达到就是坏;超过这根线就是成功,不然就是失败。但事实上,也许压根就没有这线,或许这一切都只是父母的焦虑,而非这个世界本身的样子。

辩证的来说,只要是观点,都是片面的。你以为的全面且正确的观点,也不过是被你所处的环境,长时间浸泡之后所形成。一旦你认同了父母的病态价值观,那么你就成了自己的施暴者,更加无法接纳他自己

一位读者写到:一旦比别人差,我便不存在,我会觉得很多事情自己就没有资格了,会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当我上大学,室友以一个平等的态度对待我的时候,我反倒特别惊奇,原来我也可以和他们一样!虽然我挺差的,可她们从没觉得我不配,她们一直以来是平等地对待我的。我不想要再比别人强了,这是我所有痛苦的来源,我要放弃这颗比较心。抽丝剥茧,其实我所拼命追求的,是存在以及能够随心所欲做自己的依托。当我有了这个依托,其实优秀与否,比别人强不强,别人怎么看,都不重要了。可有些人,或者说,大多数的正常人,他们不需要这所谓的依托,他们不论好不好,都能够随心所欲做自己,敢于表达自己。而这些,都是我苦苦追求的。但我必须要一个凭借才可以,才有资格,这个凭借,便是所谓的优秀,比别人强等等。所以无条件接纳自己就是无论自己如何,好也好坏也罢,都有资格,都配,都值得。

人生而平等,每个人都有其存在于这个世界的价值,并不因为职业、肤色、家庭、国籍、能力、地位、外貌的不同而不同。只不过这种普世的价值观在病态的家庭文化中被忽视,取而代之的却是把人分为三六九等,崇尚强者鄙视弱者,认为一个人的价值来自于外在而不是来自于一个人生而为人的价值。看似这种迎合社会潮流的言论很有市场,但却站不住脚,毕竟这只会让一个人存在的价值廉价化。事实上这种价值观和渣男渣女的恋爱观同出一辙,因为你有钱,因为你漂亮,因为你的存在可以给我带来荣耀,那么我就爱你,反之,就不爱。我们可以看得出这种恋爱观的病态,却不容易看出用一个人的外在来衡量一个人价值与存在意义的病态。

人的一生都在追求爱。当然这种爱并非指狭义的爱情,而是广义的爱。从小我们追求父母之爱,后来我们追求同类之爱,当然我们最终是追求自己对自己的爱。但我们却缺乏区分真爱与假爱的能力,真正的爱是因为你是你,而假爱是因为你身上所具有的东西。在原生家庭中的爱可以分为“有条件的爱”与“无条件的爱”,你的父母到底是爱你这个人,还是爱你的成就,你的成绩,你可以给他带来面子,维系他的虚荣。表面看起来这都是爱,但从本质上来说这两者有本质的区别,一个爱的是内在,另一个爱的是外在;一个是接纳,而另一个是要求。

当一个人可以幸运地获得此种无条件的爱的话,那么这将是他人生最重要的礼物,毕竟他无形中就体会到了爱的本质,爱意味着接纳,意味着无论好,无论坏;无论成功还是失败;无论健康还是疾病;无论顺境还是逆境;无论优秀还是不优秀;无论有钱还是没钱,他都值得被爱。他知道爱是没有条件的,一旦有了条件那一定不是爱。

但如果一个人不幸没有获得此种真爱,那么他就会形成一种病态的爱的认知,就会认为别人爱自己不是因为自己是自己,而是因为自己可以给对方带来什么,而是自己身上所具备的某些光环,如果没有那么自己就不值得被爱,自己就是不好的。一旦失去外在的条件,就会立即嫌弃与憎恨他自己。他总是试图通过执着于外在的获得来减轻自卑或建立自信,但有句话说的好:你所拥有的多少和你爱不爱自己根本就是两码事。

爱自己实际上是一种态度,并非需要某种条件与凭借。一旦爱自己需要条件,那么这一定是心中的“恶”在作怪,而非真实的自己无法被原谅。

但一些患者依然难以认同这种观点,他会坚持认为他无法接受自己是因为 “生活反馈”,他认为过去的经历让他认识到真实的自己不被他人接纳,也不被这个社会认可,并且会被他人所抛弃。他会举出很多别人不接纳他的例子与负面的经历,而这些经历让他更加相信自己是不可爱的,自己是不被接纳的,让他相信不能用真实的自己来生活。

    一位患者写到:王老师我觉得我大概是真的很不招人喜欢吧,这个想法错在哪里呢?我遇到的人际伤害总是比别人多。童年父母对我的高期待严要求,初中男生说我丑,人际关系的紧张,这些负面的经历告诉我:我不够好,不值得被爱。只有外在的成绩、地位、美貌、人缘才能证明我的价值,不优秀的人就该自责,不配活在世界上。这个价值观体系强大而坚固。我的价值取决于外在,小时候被否定的经历让我更加确信这一切。不都说实践出真知吗,人的观念更多的来自于实践,早期的否定经历告诉了我,我是不好的,这看起来毫无漏洞。童年缺失的如何弥补,网上说多肯定自己,可是很矛盾啊,以前的经历包括现在失败的经历都证明自己不好,你说要接受自己,这些负面的经历只会强化我是不好的人的固有观念。

每个人都会有受伤害,被贬低的可能,这个无法具体衡量。但当一个人过于计较得失,强调因为受伤害的量比别人多而自我否定的时候,此时,我们需要怀疑的是,这种伤害到底是伤害了他的自信,还是自负。

自信和自负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一个来自于内在接纳,而另一个来自于外在荣誉,自信并非来自于喜欢他的人多,也并非受到的伤害少,但自负一定是来自于外界的光环多少,来自于别人的评价好坏。

而之后的治疗她也间接地给出了答案:她认为自己没有做错什么,为什么小时候别人要那么对待自己——转学后不让她当红旗手,并且和同学犯了同样的错误,但老师却只批评了她,她觉得自己自尊被践踏。而11岁转学之前,别人都围绕着她,捧着她,她是大队长,而转学后就不被尊重,还被好朋友怀疑,怀疑她以前是否是大队长么。所以她更加坚定,只有优秀才能活,不优秀就被别人践踏。

其实,并非是负面的的经历与生活的反馈把她打倒,而是在这些经历之前,她的自负已经形成,她已经活在了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当中,所以后来的打击才变得无法承受。很多人强调某些事件把自己打倒,幻想没有这些自己就不会变成现在的样子,但实际上在这些事件发生之前,他的内心已经被“黑化”了,只是他自己没有觉察。

她后来写到:我发现自醒与自恨是不一样的,毕竟自省是在接纳自己的基础上,而自恨,是不接纳,是毁灭性的。我现在能感受到自己之前坚持的并非真正的真理,毕竟一个人的价值并非在和别人的比较中获得。外界的赞美和认可不是决定性因素,因为对于目前的我来说,就像化学实验一样,即使加上很多很多赞美可能还是没用。我感觉剥去层层迷雾,最后剩下的就像是一台转力十足的永动机,我缺乏原生家庭的认可和接纳,就像口渴的人找水喝,而心魔不是水,是毒药,所以我饮鸩止渴。有时,我似乎也隐隐约约感觉到那个终结恶性循环的人应该是我,自我接纳就是自己回到父母的位置去接纳自己。有时,没有外界评判,排除认可与否,我还挺开心平静的,眼前只是这件事,没有成功,认可的要求。我觉得这就是生活吧,活着的价值不在于成功还是失败,而是生活本身。我也想了很多和父母的小事,或许他们应该学会接纳我,这是父母需要做的。或许我站在您的视角看也许不存在什么支撑,那个支撑(根基)应该是你自己。

与自我和解并非只是道理的劝说,或传销似的灌输,亦或是喊“爱自己”一类空话,这需要不断地认识,理解,感悟,才能在情感上产生接纳的力量。

情感的力量胜过一切的道理,就如同当初父母所植入我们潜意识中的一切也是在情感的作用下才会得逞。只有因看见而知晓,因理解而宽容;因接纳而释怀,才能同情这个被嫌弃的小孩。

这一切无法从知识中获得,只能在生活与觉察中不断体会。当他可以放下盔甲与防卫,以真实的自己和这个世界相处的时候,才能发现这个世界实际上并非原本想象的样子,这个世界实际上足够宽容和包容,不接纳自己的并非是这个世界,而是他自己。不带有色眼镜来看待自己,会发现自己实际上和别人一样,虽然不是完美的人,但同样有存在于这个世界的价值与意义,这种价值与意义并非来自于迎合父母的期待,也并非证明给别人看,而只是做自己喜欢的事,爱自己所爱的人,仅此而已,不需要其它。


经典之所以称之为经典,是因为它不因为时间的流逝而魅力减损,相反,它们因为时间的加持,不断给人带来启迪。《心灵捕手》就是这样的一部经典。主人公威尔的童年在辱骂和家暴中度过,这些伤痕不但留在他的身上,也留在了他的心上。所以他不敢轻易打开自己的心门,即便爱情到来,他想要向前一步,但是内心的恐惧却如影随形。心理学认为,童年时父母的打骂会慢慢侵蚀这个孩子,父母对你的负面评价,久而久之就会变成你对自己的认知。受虐待的孩子,最终都相信了这两个谎言:第一,他坏;第二,因为他坏,所以才不被爱。

在咨询师尚恩的眼中,威尔只是个被过去的恐怖吓坏,并且用强硬外壳包裹自己的孩子。所以在一次咨询中尚恩对威尔说:"这不是你的错。"威尔说:"我知道"。尚恩继续说,"这不是你的错。"威尔说:"我知道"。尚恩接着说,"这不是你的错。"威尔说:"我知道"...... 尚恩一次又一次地重复这句话:"这不是你的错。最后威尔说:"你不要戏弄我,你不要戏弄我",说出了威尔的心里话。

当威尔回答“我知道”的时候,其实他只是理智上这样回答,内心他依然觉得这就是自己的错,当一个孩子被无情虐待的时候,他除了承认这就是他的错,别无选择。

尚恩没有强行进入他的世界,而只是告诉他这个世界本来的样子,而这个真实的世界,是在书籍中感受不到的,需要用心去认识,去发现,去体会。

第二次见面,尚恩约到了湖边,说出了那一番很经典的话:"你只是个孩子,你根本不晓得你在说什么。所以问你艺术,你可能会提出艺术书籍中的粗浅论调,有关米开朗基罗,你知道很多,他的满腔政治热情,与教皇相交莫逆,耽于性爱,你对他很清楚吧?但你连西斯汀教堂的气味也不知道吧?你没试过站在那儿,昂首眺望天花板上的名画吧?肯定未见过吧……"

我们总是认为生活是这个样子的,但生活很可能并非如此;我们总是认为自己不可爱,但这也不是事实;我们总以为这个世界无法接纳与包容有缺点的人,但你没有用真实的自己去感受这个世界,你怎么能知道这个世界的真相?

豆瓣上对于《心灵捕手》有这样一句评价:经历没有埋没我的才华,却抹杀了我应有的自信,我被吓坏了,成长出一腔的狂妄自大,我赖以这种方式保护自己,终于等到一句:这不是我的错。

人生的责任有很多,原谅自己、放过自己、拥抱自己、爱自己,是那最重要的部分……真正的爱不会因为不完美而缩减,我们不需要做一个完美的人,我们需要的只是与自己的平庸和解。



以专业赢得信赖,用真诚温暖心灵

森知心理,您身边的心理顾问

欢迎来电:025-84470026 客服邮箱:025XL@163.com

姓名:
年龄:
联系电话:
邮箱:
咨询师:
时间:
留言:

相关文章

森知公众号

网站首页关于森知加入我们联系我们预约咨询意见反馈心理问答

版权所有:南京森知心理咨询    ICP备案号:苏ICP备15047179号-2

中心地址:南京市中山东路头条巷50号(逸仙名居)2栋301    E-mail:025XL@163.com

全国服务热线:

7*11(9:00-20:00)

025-84683302